止进之异,在于自己,自己之为又在于心向,成大为者,其心想必也有坚持,如此才是守沧浪濯缨者。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同一片水,却是既可濯缨,又可濯足,岂不奇怪?然孔夫子亦在很早之前就
300对此做出了解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自取之也,意在“我取”,主体是“我”,行为在“取”,做出“取”的是我,导致“取”的也是我,终是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态度产生了结果,这种取可以是进取,个人意在濯缨,又怎会视这水为濯足之处呢?相反,若秉怀滞留懈怠之想法,再澄澈的水也无以为用-其人没有濯缨之意趣,眼中仅有濯足等琐碎鄙事,于是它止步不前,于是这里的 “取”便好似成了“咎由自取”之意。
看来,孔夫子想要吾辈后生学习的是进取。但一味的进取便可达成目的吗?同样,滞留不前者是否必为愚不可及之徒?未必如此。
《论语》里还有句话:“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其意为:在有道昌平之邦则可现身出仕,在无道残暴之国则悄然匿迹。若是一儒士欲考取功名,终实现了心愿,可谓其迈出了进取的一步。但如果他处于一个政治黑暗国家,收的是百姓艰苦谋生之粮,这“进取”如何比得上那大隐却心怀善良之士?由此,进也要在适宜的情况下采取,进退只是一种相对状态,有时退也是一种进。
而那些不为天下着想,只求虚度光阴之徒,又次于把“进”用错地方的人,后者至少有“进”之心,他却是连这份心都没有!自己不取,自然也不理解进取的人的意志和价值,于他们自身可能察觉不到,但终其一生不得见那澄澈沧浪之水,不是很遗憾吗?悲夫!
如果把“进”与“止”相对的平衡比作沧浪之水,那古士娄坚可谓一生把这水看得最清明之人。如同古时大多士人,他也有意于考取功名,奈何次次落榜,铩羽而归。或许是造化弄人,最后他成了一名著名书法家,人人皆以其一纸书法为贵。他的名字终没有出现在皇榜上,有人道他“止”,道他不知进取,可我以为他正是“大进之士”,他的姓名镌刻进了人们心中。在考取功名上,他确实止了,可他欲以己之身造福天下之心,从未止。那他之前那么多次科考之举就是徒然吗?也不尽然,是这一次次科考又落榜,磨炼了他的心性,成就了他的坚强意志,坚持为民造福,坚持两袖清风,两者结合的结果,便是他最后的成就。无此一切,便无这位“嘉定四先生”之一,于是便可说他在止进相连之处找到了最佳平衡点,看到了最澄澈的沧浪之水。
止进之异,在于自己,自己之为又在于心向。成大为者,其心想必也有坚持,如此才是守沧浪濯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