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900字

2024-06-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生总在天使与魔鬼的旋转门前徘徊。

--题记

人,有了意念,躯体才不会孤单;人类,有了以一变生万变的思维,才会传承至今。念,是一种静远流深的境界。禅语中少不了的,就是念。大树对樵夫说:"你可曾知道,最疼痛的是不流血的伤口。"同样,最高深的、最无以言说的乃是"念",如同它的结构"心沉于底,深深的"。

青春里那些关乎骄傲与自尊的命题,只因为一念,定会成为生命中不肯妥协的伤痕。因为青春就是一场固执,什么是最大的坚持?因为人生总在天使与魔鬼的旋转门前徘徊,一旦向前跨出,有谁知晓故事的结局?

人因思维而伟大,一念起,一念灭。我们穿越了过往来生,预知着无限可能,如若当年的屈原在一念灭之前,想着蝼蚁尚且苟活,我是否该存活下去改造天下?那么,他在泛黄的竹简上垂留的青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如若李煜当年没有在一念灭之前南庭笙歌,吟风弄月,想着今朝诗酒赏无心、品无味,是否该先念国危,再享自乐?那么,他那华丽的诗篇会不会因此而改写?如若歌德在被爱情抛弃的一念起之前,想着连驾驭爱情都不如意,手中的笔要如何去书写诗章,不如就将一切搁浅吧!那么,他在后来的世界文坛上会不会销声匿迹?

屈原一念灭,投身汨罗;李煜一念灭,弃国从文;歌德一念起,蜚声世界文坛。

锦瑟润则弦悠,锦瑟涸则弦失。念,是一把横在人脑海中的锦瑟,氤氲着家国亲友,也提携着七情六欲。它广袤似宇宙,却又细小如微尘;它静远流深,无关乎暗流涌动;它是思念故乡的那一夜月华,它是缅怀亲逝的那一袅浊烟,它是想念爱人的那一缕萦绕的云雾……总是爬上心头,扣紧了脑海中的弦。

毕竟,我们不是大彻大悟、六根清净的高僧,对于静远流深的念,我们只是用世俗的心态,用世俗的目光,去世俗地念。念是我们最不可预知,也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种事物。我们到处寻找它,而它却又无处不在。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寻念的轨迹。人之所以做梦,是源于念;人之所以哭泣,是源于念;人之所以幻想,是源于念;人之所以创造,是源于念……可见一念的的确确已深入了我们的心海。

念,起于心,决于意,显于世。

念,止乎心,静乎心,评于俗。

一念之间,取于自然,或广袤,抑或渺茫。

旋转门前的徘徊,那一念是奋然前行抑或止步踟蹰?一念之间,静远流深,好远,好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