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无数的作家,鲁迅的冷峻,朱自清的温婉,丰子恺的诙谐,展示着一个无比华美的文学世界。然而,心中最爱的还是张爱玲——老上海的文坛“异数”,红极一时的璀璨新星,一位平凡中凸显出不平凡的传奇女性。
爱玲堪称文学与艺术方面的天才。自幼年起便被众人目为天才。至今仍无法想象:年仅三岁的爱玲摇摇摆摆的立在一满清遗老的藤椅前吟诵“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看着眼泪一颗颗地从遗老眼中落下。这该是怎样的景象啊!七岁开始写小说,是有关失恋女郎寻短见的事,小小年纪便能深谙世事,以成人的心观世界,实属难得。青年时的爱玲受到过音律和美术的熏陶,尽管之前被落魄画家的悲凉故事吓得放弃作画,但最终还是爱美术胜过爱音乐,原因只有一个:颜色就像人性的弱点,经过时间的磨练得以永世长存;而音乐总有一天会腿色,会消逝。
记得爱玲曾在她的《天才梦》中写道:“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不能否定这种说法的悲观性,但事实告诉我,这番话确实能透出一种十分真实的光亮。天才爱玲在生活方面是“失意者”,对日常琐事的处理一无所知,加上其对自我的封闭心理和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使得她被龋齿性的烦恼困扰了一辈子。我想,欢悦并痛苦着,是相伴爱玲一生的感受。
谈及爱玲的为人,不得不说这是我喜爱她的一重要原因。如同她在《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中塑造的鲜活的女性形象,爱玲自己亦是个斤斤计较的小女人,落入俗套的她在乱世中仍拥有鲜明的人性:城府、自私、经得起时间考验。为了恪守爱情不惜青春,即使幻灭了也要为灵魂守住希望。仅仅为了一个能懂得自己的“无赖人”,默默背负着名誉扫地的风险。正是这种大度,这份柔软而平凡的执着,深深触动着我心灵中最脆弱的组织,根深蒂固,永不褪去……
爱玲的自知,正体现了她的大智慧。“我是个自私而卑微的人”、“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类似这般自嘲的语言在她的散文集、小说集、个人传记中比比皆是。我不觉得这是肮脏的辱骂,倒像是一种认真的自省的态度。有人说过:“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望见自己的脊背”,我想,大概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认识你自己”的意思吧。个性的缺陷既然无法完全填补,那至少要看清自己,就像鲁迅那样“世人皆醉我独醒”,真乃是为人处世的上上策。
凡是了解爱玲结局的读者,应该没有一个不痛心的。1995年的中秋夜,爱玲一个人静卧在大红地毯上,周围梦魇般的牡丹花簇拥着她,像是在火中燃烧,却给人静美寒香之感。只觉得做了梦般地不经意。只是,那个梦太长太长,长得毫无边际,梦中的路,无人相陪走过。可悲,可叹……
卑微的理解,称不上真正的懂得。张爱玲,确是传奇,写到这里,只觉自己拙劣的笔墨无法参透什么,只是这短小的篇章,实在蕴含着太多的情愫,太多的敬意。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初二:潘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