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读后感1600字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十日谈读后感【篇一】

丁酉年,四月初十,立夏。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对二十四节气格外上心。也许是骨子里的传统观念作祟,也许是被经典文化所吸引。每当节气来临,总会有一些不一般的感觉。不同往日,虔诚且期待。

过去几年,立夏这天都是在家过的。一大早,母亲就会跑到我房间,掀开我的被子,督促我起床洗漱。当我睡眼惺忪坐在桌子前,总会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出现在面前。母亲都会郑重的跟我说一句话:立夏恰个砣,一脚噶过河(方言:立夏吃个汤圆,一脚能夸过河)。虽然我能够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但是不清楚背后的故事。有时候我也怀疑这些习俗的意义,但饱含着母亲浓浓的爱,都会把汤圆吃个干净。今天恰好立夏,绞尽脑汁,在便利的买了一包速冻汤圆,厚着脸皮去常去的那家东北饺子馆给我煮了出来。尽管不及母亲亲手做的温暖人心,但却让我感激到名其妙的幸福。甚至,吃完后还特意跟母亲通话告知这件事。

大二那年,选修了一门传统习俗文化课。有一次老师要我们说一些来自于自己家庭的习俗习惯。轮到我发言,我说在我家每当有人吃饭噎着的时候,只需要双手举着碗在头顶绕三个圈,打嗝就好了。我从实践中证实过,也从生物学的角度考量过,确实效果显著。所以当身边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将这种办法告诉他们,立马见效。这个时候,我总是感激母亲。虽然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很有满足感。

离开学校以后,决心南下。临行前夜,母亲送我一个手抄本。我问是什么,母亲告诉是《增广贤文》。好像有那么点印象,是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和《三字经》、《千字文》差不多。那时正处于叛逆巅峰期,压根翻都不会翻,直接压箱底了。有一次无意中整理箱子,发现它静静躺在箱子里,随手看了看,大吃一惊。原来,里面大多数的词句我都是听说过的。譬如,赚钱犹如针挑土,花钱好比浪淘沙。譬如,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回想起从小到大,母亲对我的那些唠叨,无数次表现得不厌其烦背后尽是无知。突然愧疚自生,无声胜有声。

再说两个小事,一个就是家族里有任何长辈亲戚生日,母亲都会提前发短信通知我,并叮嘱我一定要打电话问候,还有一个是吃饭的时候摆放菜肴,绝对不能把所有菜放成一列,因为只有祭奠先祖或者是神灵的时候才这么放。

在我眼里,母亲是个睿智的人,虽然有时候睿智的频率和方式让我觉得有些不太情愿接受。但不可置否,母亲教会了我许多只能在家庭中学习到的知识。前两天有个朋友跟我抱怨,说他家开麻将馆的,每次回家就是他跟他父亲抢着打牌,甚至还会上阵父子兵。我多少觉得有些尴尬,却并没有嘲笑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将来也会要组建新的家庭,会有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些传承,所以在考虑自己从父母哪里学到了什么。

二十岁以前,父亲对我的教育多数体现在肉搏上。稍微温柔点的方式那便是年终总结,长辈坐一桌,兄弟几个站一排,挨个骂。有好几次大年三十,我都被特殊奖励了。所以,至今为止,应该说这几年来,父亲教给我的家庭知识,我并没有完整消化,更多的是来自于母亲的。

以往,我对家规的理解是固执,老旧,麻烦,折磨。如今,觉得太武断了。规矩和习俗,应该只是家规的一部分,是用来规范家庭中行为准则,而传承亦是。

早几年的时候,我对家庭是抱怨多于温存的。准确的说,是找不到存在感。好像父母对我除了批评教训,在家就只有吃饭睡觉了。几乎每一次,我都是吃完饭就立马外出。拒绝同父母沟通,是年轻最大的愚蠢之一。现在想一想,好像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

有时候,生活会有挫败感,怎么不知不觉自己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如果能重来,自己应该会变成很优秀的一个人。但往往我们只是在乎现在,而未收集好那些应该保存好的东西。只有收集好过去,整理好现在,才能立足于将来。

夜已深,闲来下笔,有感而发,自审之,自悟之,自勉之,自乐之。

诸君,晚安。

十日谈读后感【篇二】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人民教育家孔子就高度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的亲密战友孟子也发表了重要讲话:食色,性也。圣贤的人文情怀在中国并没有停留多久,他们创造的儒家文化开始了漫长的自戕。大约在中间只响起诸如《金瓶梅》的几声惊雷,也被淹没的了无踪影了。我们很快从诗经里那种原始蒙昧的自由生活走向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死胡同。

东方不亮西方亮。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的虎皮在意大利高高竖起,复兴的先驱们没有复兴文艺,他们撕扯下了教会华丽的外衣,露出的不过是一具具寻常的骨骼。于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裸体行为艺术在满街奔跑着,各种曾经的神性光环下包裹的肮脏变得赤条条。若要新生,必先毁灭。

薄伽丘带着他不朽的《十日谈》开始了如是的解构。 薄伽丘开篇立意:在作品的序言中写了一个很另类的题目:《幸福在人间》,读到此句,我脑子里就会出现几个半大的孩子在那里歌唱道: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当然不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显然教会所宣扬的天堂的幸福以及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功效,现世的欢愉更加让人留恋。

《十日谈》歌颂自由,反对禁欲,将一条条修女头上的内裤扔到了教会的脸上(第九天第二个故事)。真理的表达,不论是洪水还是口水,都要誓将这个旧世界洗涤干净。你说禁欲,我偏纵欲;你说男谦女卑,我偏男盗女娼。天主教的余威散尽,开化后的庶民扑向了成群的绿鹅(第四天第一个故事)。 对于上帝的信仰并没有妨碍教士们坐拥市民情怀,他们在合欢的同时仍能侍奉上帝(第三天第十个故事),神职人员的纵欲也许比常人来的更加猛烈也更荒淫。纵观《十日谈》里的那些在神龛的下的嘴脸,无不正襟危坐,高谈阔论。在俗世目光的背后,教士在包养情妇,啃食禁果;修女在偷汉通奸。天主教会颜面扫地,直到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剩下。

《十日谈》里的神权世界在崩坏,十日谈外的世俗世界在觉醒。对于人性的推崇是它插向僵死教会咽喉的利刃,它用教会所认为大逆不道的肉欲还原了世界的真相,历史则又在一旁若无其事地看着这样的反讽。 乱了旧的世界,《十日谈》却没有规范出一个新的世界。过犹不及,禁欲变成了纵欲,自由的野马开始脱了理性的缰,过分的自由和否定不外乎又是一种对人性的摧残。当自由之天火被普罗米修斯盗取赠与庶人,他们除了照亮前行的路外,还学会了自焚与纵火。幸福也许不在天国,幸福也不在人间,幸福来的时候,是短命,脆弱和无意识的。相比较于这个无奈的世界,又是那么渺小、可悲。

东方的《金瓶梅》在自我忏悔,西方的《十日谈》在疯狂解构。人类的世界一片光明。人性和理性从旧日繁华的废墟里爬出来,脱下了衣服,赢得了无数掌声。

十日谈读后感【篇三】

我很早的时候就听闻了《十日谈》,当时以为是类似哲人思考录形式的书。看完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其实就是一本故事集啊。

开头的楔子交代了书中故事的来源:佛罗伦萨的瘟疫导致全城愁云惨雾,十个年轻人决定离城避难。他们来到佛罗伦萨郊外的一座别墅,为消磨时光决定由主事者规定故事主题,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里他们讲了一百个故事,唱了十首诗歌,每个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而且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等,传奇轶闻和街谈巷议兼收并蓄。其中塑造了大量任务,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且不说其中的故事都通俗易懂(有些真的是太通俗易懂了),光是目录就十分接地气儿,直接就是故事简介啊有木有。与当时相比,也许我们的制度变了,生活环境变了,但其中的很多故事依然在发生着,很多道理依然适用,只不过换了主人公换了背景换了时代。比如:

1、有人做了一辈子的坏事,临死时胡言一通就博得好人的美名,心安理得。

2、总有人用热爱的名义做着破坏的事。

3、射中固定的靶子固然不简单,但是当一个前所未有的目标突然出现,能做到眼明手快一发中的,就更了不起了。(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外交部天团hhh)

4、说话和别的事情一样,要考虑时间、地点和对象。

当然,由于历史背景的原因,故事的局限性在所难免。当时的教会宣扬禁欲主义,作者对此表示谴责,但是总觉得有点儿过头,似乎有点儿沾纵欲主义的边儿。你可能会有以下感觉:1、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看脸的世界;2、他们的爱情来得真快,当然消失得也快;3、爱情难道等同于欲望吗;4、真的有说男女平等吗;等等。PS:比较纯洁的娃可以当成小黄书来看Orz。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