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主要内容读后感16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十日谈》主要内容读后感【篇一】

每当工作繁忙时,我就会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书来读。最近在忙两会,又编又写的,不甚烦躁。翻翻书架,觉得《十日谈》值得一读。每天值完夜班后读几眼,早晨醒来再读几眼,居然在一周内给翻完了。结论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相见恨晚。

在继续唠叨之前,请允许我先亮明观点:请大声赞美,这纷纷的情欲。

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同学,请就此打住,免得浪费了宝贵时间,还给自己添堵。

越来越觉得,我们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情欲,为什么大家不觉得是美好的,反而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是邪恶的呢?再比如说财富,为什么大家不觉得是美好的,反而会毫不犹豫地认为是卑贱的呢?

78年以降,这个社会进化的主要脉络十分清晰,一曰改革,二曰开放。自由市场经济加上信息化,令我们改善自身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间大为扩展。尽管,近年来制度改革停滞,自由的进一步扩展受到压抑,但是,仅就对世界的理解而言,障碍并非大到不可能。除因种种原因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和享受互联网的朋友外,我觉得大部分人应当有条件接触到一些随处可见的知识,从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一些基本问题形成相对符合逻辑的认识。

但现实并不乐观。仅就我周围的许多朋友看,他(她)们似乎对许多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独立看法,但他(她)们并不惮于大声批评。我不敢使用正确的看法这个词语,因为我深知没有人可以穷尽真理。但我总觉得,人应该在大量阅读、实践和观察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下人生的基本问题。生与死这样的重大哲学问题就不用说了,大家一定已经考虑过许多遍了。而类似于财富和情欲这样的概念,我觉得也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看法来。

说实话,由于打小接受的那种教育的影响,我年轻时候对财富和情欲也持有过负面的看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财富和情欲的看法越来越积极。

在我看来,财富是美好的东西,追求财富的过程,可以充分激发人的潜力;而合理配置和使用财富的过程,又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这一点,有例可循,如巴菲特君,一生勤俭节约,殚精竭虑,致力于积累财富,终于得偿所愿,并捐赠370亿美元之巨款,用于促进社会进步。在某种意义上,巴菲特是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人,赋予财富以温度。

至于情欲,我也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男女之间,或为肉体所吸引,或为精神所吸引,在自愿而又不伤害第三人的基础上,享受美好的情欲,实在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在我看来,两者都是受益者,其间没有任何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即便是其中一个人受益多一些,另一个人受益少一些或者说没有受益,但只要没有人受损,就至少是一个帕雷托改善。无论如何,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谴责的地方,更不能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有吃亏和占便宜一说。

我怀疑大部分人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财富和情欲这两个概念,所以,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财富是恶的吗,有钱人是坏的,追求财富是不道德的;而情欲,也差不多是万恶之源,是不洁的,追求情欲是罪恶的,享受情欲的结果是痛苦的。

要我说,仅仅是这些负面情绪,就足以阻碍人们积极地追求幸福的生活。鄙视财富者,将难以掌握财富的秘密;丑化情欲的,将无从享受情欲的乐趣。

请允许我大声赞美,这纷纷的情欲。

《十日谈》主要内容读后感【篇二】

几个帅哥美女,为躲避瘟疫,相约逃到城外田园,那田园仿佛世外仙境,鸟语花香流泉飞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环境优秀闲人免进。或许他们在享受了身体蓬勃情欲的欢愉后,席地而坐,依次讲起了半黄不黄的段子,继续着意犹未尽的舒畅,十天里大大小小一百个故事,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十日谈》。借故事,可以看出薄伽丘对大到封建专制、宗教、教会的虚伪与压抑,小到金钱、权势、灾祸的阻碍与束缚,曲笔托辞,含沙射影,发泄反抗,消解愤懑。这绝对是:谈中有痰,不吐不快;话中有话,心照不宣。那时,文学、文艺作品是承载批判控诉旧体制的最佳载体,这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是别的形式无法替代的。因此那个时代也是文学最辉煌的年代,铺展开来,思想文化上也就有了极具历史意义的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迎来了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这是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意义。

文学的这个功能、以及文艺在思想上的作用,当今虽然依旧存在,却已经式微,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而言。在生存、利益的压力下,文学失语,网络似乎不自觉地承接这一形式,可是网络并没有发挥出这个功能与作用,差距在哪儿呢?网络是最易异化的主观的客观存在,它给了人痛快发泄的渠道,同时也更快地消解了人的斗志,看似保护了自己,实则自己裹住了自己的视野与行为。你想想:如果网络聚合,似乎像韩寒什么的一呼,会数以亿计的回应,仿佛千军万马,但你如果到南湖船上聚会,估计也就以亿分之一来计算吧,有几个,还可能动机不纯,或迷恋大长腿或迷恋腹肌什么的。因此网络实则弱化了文艺作品的作用,并不让人乐观,靠它推进文明的进程,有些天真与一相情愿,只能说发泄易揭竿难,且干且摸索吧。

回到故事本身,时过境迁,那个时代的故事,曾经的经典,放在当代看,未见得比现在这个时代精彩,有些甚至很乏味、有些甚至很陈旧、有些甚至很可笑。你看当今现实版与网络版上的真假故事异彩纷呈、层出不穷,绝对是《十日谈》不可比拟的。因此,今天看来,《十日谈》不过是类似今天网络段子集锦的故事汇而已。再说,人也不知是进化还是退化了,我想即使再有同样的背景,几个帅哥美女独处郊外,哪会讲什么故事解闷,一定是上演一部香艳无边的感官大片,同性异性,单人多人,拍照、摄录、网络直播。

《十日谈》主要内容读后感【篇三】

以前历史课学过:薄伽丘写过《十日谈》,貌似只是个一分的选择题。但是,因为薄大人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我总是对这个伟大的作品充满敬畏,以为其文艺的高深不可莫测。直到读了,才发现,原来文艺复兴是这个样子的啊!!!大开眼界!!!总结如下:

1.当时大家都是喜欢戏谑的,用戏谑来回敬别人的小聪明

2.道士们都是道貌岸然滴,看到美丽新鲜的女人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勾引寡妇,挑逗别人妻子= = 。所以会被他人利用范色欲之戒!

3.老头子追起姑娘来,毫不比青年小伙子逊色!且心态良好,因为自信其更有经验和认识力!

4.很多妻子是喜欢欺骗丈夫的!恋爱中的女人,再笨也会变成哲学家和艺术家,为了偷情无所不用其极

5.是不是处女是无所谓滴!第一日 第7个故事:国王送美若天仙的女儿出嫁,版图蒙难,她为生存,和9个男子同居过。等回到故乡,却使父亲相信她仍然是处女,品德高尚的纯洁圣女,顺利出嫁。被吻过的香唇,并不会减少风味,只是想月亮一样的晦而复明

6.当时复仇的手段是残酷的!杀死了人用人家的心脏做菜把心脏放在酒樽里把人的头颅埋在花盆里

7.薄伽丘同志并不是某种宗教的虔诚信徒,每种宗教都是各有千秋的好,难以定论孰好孰坏。

总结:有本书叫《文艺复兴时期的性开化现象及性道德观》,这个题目足以说明一切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了。禁欲神马的,统统见鬼去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