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是文章结构的一种手法。擒,是抓住作品中紧扣题旨的材料;纵,是暂时推开紧扣题旨的材料而言其它。 欲擒故纵,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题旨,故意先放松一步,不马上点明题旨。 这种手法广泛地运用于各类作品。
在诗词歌赋中,擒纵之法用于表现情感、意境的变幻。 在议论文中,擒纵之法是对对方的错误论点,先放开一步,不去直接驳倒。待其意见全部摆出,再择要害,又转进逼。一击而致死命。 在叙事类作品中,擒纵之法往往用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
以《三国演义》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为例。小说在这一回里,写孔明去见周瑜,本意是建立孙刘同盟以联合抗曹。但周瑜却故意说:“战原必败,降则易安。”“当遣使纳降”。按说,接下去应写孔明据理批驳。全力劝喻。但作者偏写他赞同周瑜:“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 “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这是“纵”。
继而,又写孔明顺水推舟,提出建议:“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又是“纵”。待周瑜追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避而不答,却说:“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仍是“纵”。直到周瑜又间:“果用何二人?’孔明才说此二人是指江东二乔,并以曹操之子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为证。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孔明则佯装惶恐之状,再三赔罪。 当周瑜发誓,“吾与老贼誓不两立时”,孔明又说:“事须三思,免致后悔。”还是“纵”。如此一纵再纵,使周瑜亮出真情:“吾自离都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里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至此,孔明的任务完成,即为“擒”。
这里,欲擒而故纵,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使其曲折、起伏,扣人心弦;而且表现了孔明多智谋,周瑜好冲动的性格特征。 既然,擒纵之法有如此多样的效用,那么,习作者们纷纷学习运用这种结构文章的方法也就不奇怪了。请看刘海岚同学的作文《馋嘴妹妹》。文章以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为背景,意在写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雷锋在少年儿童中的榜样作用。但作者落笔即布下疑团:“最近儿天,我那馋嘴妹妹突然不吃零食了,也看不到她买早点了,真是怪事。” 由此,先“纵”,竭力描写妹妹嘴馋:平时爱买零食吃,没钱就向姐姐借,不知“借了多少次钱,可一次也没还过”,甚至还偷吃过姐姐买给奶奶吃的山碴罐头。
而后再“擒”,点出妹妹最近儿天不吃零食,不买早点,而向姐姐借一角钱的原因—“学校号召我们学雷锋,要做诚实的孩子,我越想越觉得我过去错了。’所以,急于攒钱,以便尽快给奶奶再买一瓶山植罐头。这里,先纵后擒,不仅使文势起伏,引人入胜,而且表现了妹妹心灵的美好,肯定了学雷锋活动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看来,擒纵之法不难掌握。但初学者运用时仍须注意: 擒与纵,二者不可缺一。只擒不纵,文思无法驰骋,文笔无法渲染,文势无从变化;反之,只纵不擒,则易使结构松散,立意含混。因此,纵要纵得彻底,擒要擒住要害,把握住了纵与擒的辩证关系,方能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