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家乡小吃——耳朵皮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周末,窗外下着倾盆大雨,“啪啪啪”是大雨打在屋顶上的声音,“沙沙沙”是大雨打着树叶的声响……我们望着窗外的雨景,心情一点也不好。因为本来我们一大帮同学约好去野外采摘桑乌的,偏偏天公不作美,没法去了。

妈妈好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说:“今天我们来个新项目,我教你们做‘耳朵皮’,好吗?”“好啊,好啊!”我们的兴趣顿时被激起来了。我问:“妈妈,什么是耳朵皮呀?”妈妈笑着说:“这是我们三门的一种传统小吃,你不是最爱吃的吗?一般我们方言叫‘羹’,因为形状极像我们人的耳朵,所以也叫‘耳朵皮’,还有人称为‘元宝’。”说话间,妈妈拿来早已准备好的馅和皮。

妈妈首先给我们示范了一遍。只见她拿起一张方方正正的皮,平摊在左手,并把手稍微团起来一点,妈妈说是为了避免舀进来的馅会掉出去。然后舀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妈妈准备的馅可香了,有豆腐干、猪肉、虾米、咸菜等。接着,把外面的皮往里折,还要有一定的角度交错,妈妈说是为了美观。再把大拇指掐住外层,向外一卷,在边角上粘点清水,黏接住,一个美观的耳朵皮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我和同学们看了,都跃跃欲试。学着妈妈的样子,我开始包了。刚开始,我怎么也弄不像,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想包了,眼泪都跑出来了。这时,妈妈发现我的情绪不对,又手把手教了我一个,并不断鼓励我。我终于包成了一个,虽然没有妈妈这么标准美观,但也算是有点样子。其他同学也一个个完工了,大家把自己包的都放在了桌子上,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大家都笑了,原来可可包成了大麻花,全皱在了一起;梅家硕更绝,全搓成了一团,像一个个小石头,还是我和赖宛易、倪雨锶包得像一点。妈妈夸奖了我们三个,我开心极了,感觉有点飘飘然。

最后,我尝到了亲自做的耳朵皮。当妈妈把蒸好的耳朵皮端上来时,一股诱人的香味直往我的鼻子里钻。我看着它们白白胖胖的身子,水灵灵的,仿佛一动就破似的。我咬了一口,哎,真好吃,皮儿软软的,馅儿香香的,各种馅溜进了我的嘴巴,也溜进了我的心里。

今天,我不但学会了做家乡小吃——耳朵皮,还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努力学,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