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心中的伟人900字

2024-06-2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7点整,以学校为起点,踏上寻访周恩来总理的旅程。一窗的风景皆是新绿,阳光下一片片莹绿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当车驶入城区,满眼也依旧不减分毫绿意。不知很多年前这里是什么样,无疑是拥有潜在生命力之地,才能喷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光华。总理故居并无想像中那么辉煌。

相反,在踏入大门走近一间间房舍时,看到的都是不施脂粉的素净与简朴。即使是采用的古典式建筑,故居给人的感觉也并非华贵,更多的是一份厚重与庄严,这样就剥除了游客式的悠闲,迫使每一个灵魂以最虔诚的形态投身到这溯源的仪式当中。像我这样的心情,崇敬与好奇的混合体,确是存在于很多人的心里。同行的同学纷纷扑于资料牌前,一字一句地记录,既是对总理的尊敬,怕也是有猎奇的心理。

我只匆匆记下几条有关的信息。即使信息知道再多,最终不还是用总理的精神来梳理么?继续深入,只为追寻精神的残遗。一间厅堂,内壁挂满了遒劲的书法,那满纸满墙乌亮活灵的字,在昏暗的光线中,仿佛有生命般,正簌簌释放出神奇的力量。很惊讶于周总理少年时代就有如此深厚的书法功底,再细看,每一字,每一笔,墨迹淋漓,酣畅有力,挥洒自如,虽说应该还无法同书法大家齐肩,但这一种气势,无疑在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将要升起一颗璀璨的明星!步入后园,一切就像是一个平常的园林。很幽静,这是对的,在静的气氛中,才能去思考,思考自己的未来,思考民族的未来。在失去母亲之后,幼年的周恩来,也许就是在这一个时候,酝酿起了支撑整个国家的伟大力量。

现在这里有很多很多人,静谧之境业已难觅,但依然可以想像,这一个园,乃至这一所房舍,曾经容纳过多么伟大的思想,诞生过多么强健的人格,实在是惊人的蕴藏。当来到另一处周恩来纪念馆时,我发现之前的猜测几乎全错,参观者的确不少,但完全找不到想像中一种庄严、肃穆的“瞻仰”氛围。在周围,处处都是拍照的人们,或者就是悠游自在的游人,而少有在总理铜像前驻足的访客。我们这一群学生,来这里本是为了寻访周总理的精神,但似乎连我自己也从“寻访者”蜕变为“观光者”。整体性的气氛被拥挤破坏了,我们要找的精魂,也就难觅踪影。对于这次活动,我承认没能达到追寻总理的目标。但是,学习总理的精神,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去做。

这次出行,让我寻访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寻访是永不止息的,心中的命题会不断清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