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你所拥有的1100字

2024-06-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日,实验中学安排我们去观看《走路上学》,在观看前,有几位老师发表了演讲。其中有一位老师问我们在场的同学:“有谁是坐车上学的?”现场几乎是所有人都举了手,而在之前我了解贫困山区的孩子都是走路上学的,如此强烈的对比,让我深思。

在《走路上学》中,那些孩子,打工者,都是靠溜索过怒江的。长长的“索道”,几根绳子,一个铁钩,就是人们出去时所用的工具。两边都是高山,中间一条滚滚的怒江,我见了也不由地一颤——多危险啊!

那里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只穿着一双拖鞋,而他们求知的欲望却从未减少过。希望小学里来了一位从深圳来的女老师,这让男主角(小男孩)瓦娃十分开心。他竟然瞒着妈妈几次冒险滑溜索跑去学校听课!可见,瓦娃是多么渴望上学啊!

而支教的老师也很爱孩子们。她见孩子们都光着脚丫,便一个个去量他们脚的尺寸,订购雨靴和袜子。瓦娃的姐姐娜香在为家里买盐的时候,发现了一双鞋,她很想买下来,但她没有钱。老师发现了,便买下鞋子,送给娜香,让她给瓦娃。

不幸的是,在娜香滑溜索回家时,给瓦娃的鞋要从包里掉出来了,娜香想去拿住那双鞋,而绳子断了……娜香就这样掉进了怒江,而瓦娃得知情况后,便不愿再说话。

后来,建桥了,老师把瓦娃得了抑郁症的情况告诉了瓦娃的母亲,并劝说她让瓦娃上学。经几次家访后,母亲终于同意了。而瓦娃踏上了求学之路。

贫困地区的孩子想读书还读不了,而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有得读却不想读。所以,尽管城里孩子经济条件好,吃饱喝足,而思想上,上进心却不如那些贫穷的孩子。

村里的孩子通过滑危险的溜索去上学,走遥远的山路上学,而我们却坐着娇车,吹着空调上学;冬天,他们个个都只穿着拖鞋,而我们穿着暖暖的靴子。但,他们懂事,我们却不听话;他们懂得珍惜,而我们却不懂;他们对一个手工的风车都很在意,而我们却花钱如流水;他们吃住穿都寒酸,而我们大鱼大肉,住着高楼……

其实,这同时也体现了某种不公。在大城市,每个孩子都有学可上,而在贫困山区的孩子却很少有机会上学。我们出行,很方便,学习,很方便,生活质量,很好,相比于他们,我们真的很幸福。

我的表哥,被发现患有骨癌,现已截肢,仅仅剩下一个学期的学业,也完成不了。而现在,他在家,自攻日语,很努力,也很辛苦。我相信,他能体会到不上学的痛苦和以前上学的快乐与幸福。

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不要枉费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不要枉费父母、老师给予的期望。要努力,努力,再努力。“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哪一句不是说明了小时候应该好好学习这个道理?

把握现在,把握环境,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学习那些贫穷但有上进心的孩子,为社会,为世界做出贡献!看看那些孩子,比比我们的生活,你就别再抱怨。因为,你要知道,你比他们好得多,幸福得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改变现状,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通往光明的未来大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