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求贤典故之一,但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都来源于《三国演义》,但《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文学小说,不是正史。因此,《三国演义》里的很多故事是极其靠不住的。就“三顾茅庐”而言,历史上就有“刘备三往卧隆中”和“诸葛亮登门自荐"两种说法, “赤壁之战”的那场火也有“周瑜放火灭曹”和“曹操烧船自退”两种记载。那么,历史上的“三顾茅庐”真像小说中那样吗?
首先,谈谈刘备和诸葛亮两人是怎样认识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相识问题”。《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说,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诸葛亮料定其下一个攻击日标必是荆州,而他知道刘表性缓,便北行见刘备。但此时的刘备并不认识诸葛亮,也没把他当回事,座谈完后,刘备便拿起一根用牦牛尾巴编起的工艺品。诸葛亮便说了一句“将军志向如此乎?”刘备便知此人非比常人,便连忙答道:我不过“聊以忘忧”罢了。这或许就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也许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双方都在不经意的言语中向对方传递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其次,谈谈两人彼此是否合拍,不妨称之为“选择问题”。说道这时,先看下诸葛亮的志向是什么?答案就在那句“每自比管仲、乐毅”,也就是他想做的是一个集团里的“首席执行官”并帮助主上完成“光复汉室”的伟业。而在当时,能实现他理想的只有“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先看曹操,曹操对贤人的态度一般都是海纳百川实行唯才是举原则,也就是只要你有才,我就可以用你,但人人平等,并没有谁的地位至高无上成为首席。况且,曹操当时还有“汉贼“的名声,所以诸葛亮不会选择曹操。再看看孙权,孙权这边是文有张昭,武有周瑜,而且两人都是吴国开国老臣,甚至孙策临终前还将孙权托附给了张昭,孙母则令孙权将周瑜当兄长看待。
这样,即使你诸葛亮有再大的才能到了孙权这边怕也只是能是“用其亮,而不能尽其亮”。尽管说,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孙权手下为官。从名义上讲多多少少属于“关系户”若是在孙吴这边做官的话可能会少走些弯路,不会花费太大的精力和时间就能成为朝中重臣。但即使你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创造出功高盖主的伟业。但在东吴这边也许只能位居此二人之下,永远无法达到他的愿望。所以诸葛亮不会选择孙权。剩下的只有刘备,而刘备这边也紧缺人才,特别是文官,且能满足诸葛亮的愿望。先看刘备,此时的刘备还寄居在刘表手下,手上是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还属于是个“光杆司令”也就是这时的刘备需要的不是一个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而是一群兢兢业业的“白领”,他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如此看来,诸葛亮先主动上门找刘备可能性还更大些。至于其它军阀,如“西凉马超,汉中张鲁,蜀中刘璋……”都只不过是些偏安一隅的家伙,诸葛亮怎么也不会看上他们。 所以诸葛亮会也仅会选择刘备。
最后谈谈两人怎样走到一起问题,不妨称之为“携手问题”。刘备是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1—207年)在荆州呆了六年时间。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两人不认识倒可能是事实,但彼此不知名那不太可能。至少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刘皇叔”的名号。况且身边还有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将军。而刘备是早就听过“水镜先生”司马徽谈起过“卧龙先生”诸葛亮了。但为什么两人迟迟不能走到一起呢?诸葛亮要出山是肯定的,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是不可能永远在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而刘备也清楚诸葛亮想要的。
其次,看看两人的年龄问题。诸葛亮出山时是26岁,而刘备已经46岁。让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人亲自登门来把自己请出山已实属不易,面子上算是给足了的。若再将时间倒推6年回去,此时的诸葛亮只有20岁,刘备也只有40岁。一个20岁的小青年,即使就是一个“天才政治家”在20岁的年龄也不可能有太成熟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20岁的人怎么能去抗起一个集团CEO的位置,就算抗住,怕手下的人也不服。在看刘备,这时的他还刚到刘表手下,若此时便把诸葛亮请出山,那岂不是明摆着的为刘表找“白领”给自己断后路。
所以,这6年时间是非等不可。或许,两人就是在这样寻求与等待,犹豫和思考中徘徊。你望着我,我看着你那种相思欲求却又可望而不可即的场面,是多么美妙动人。这不禁让我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梦。”或许,他们就是在这种观察与被观察之间,在某种机缘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这里还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最终是刘备将诸葛亮请出山。原因在《出师表》中那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三顾或许还多顾。
在当时背景下,诸葛亮先主动上门找过刘备一次。而之后,两人都发现双方需要自己,而且自己是对方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乎,刘备三顾草庐,将诸葛亮请出了山。从此,中国历史轨迹也悄然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