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无法言出江南的所有:荡存的来屋,回肠的静水,石阶上着生的青苔,伏在水上静默的老桥……总之江南是氤氲的,因此我便从容地将江南与爱情联系到一起,而江南的朦胧怕是这种联想绝好的诠释吧。
雨巷
印象最深的便是这淡黄的油纸伞,和在片刻的宁静中独步的擎伞人。是归田的老妪?断肠的女子?还是望穿秋水的离妇?此情,此景,总会让人落寞。只是多了些许温柔的情调,这油纸伞便成了情的寄托。当雨巷的潮风吹起了女子身着的旗袍的裙脚,蓝边彤色的丝绸,傍着泛黄的伞,便造就了一弯浅浅的背影。江南的水细腻而流长,而江南的女子也细腻优柔。涓烟的眉,似泣的目,两靥的愁……是江南的水赋予了江南女子水一般的灵性。于是这雨巷也便成了绵柔情调的背景,成了含情女子的心思。
石阶
青石阶算是与雨巷绝妙的搭配吧——绵延地铺展在雨巷里,于是这雨巷便有了石质的铿锵。石板上着生的青苔,便成了雨巷中隐匿的绿。擎伞而行的女子脚下硬质的鞋底,与这石阶似乎有了些默契。当鞋底与石阶碰触的瞬间,四周顷刻间变得安静了,好似羁恋了女子的踟躇。而这踟躇后的凄落,便让人有了断肠之感。总记得黄梅时节的雨水,总记得江南水乡的潮韵,而忘记了石板上附着的缝。江南的雨便是通过它,滋润了古朴大地的心房。江南的水纤柔,正如江南的女子,当她与梅雨一同触到了雨巷的石阶,这跫音与潮韵,便再就了一袭朦胧。
瓦瓴
古镇中最具气势的便是这并肩接踵的屋顶了——参差,错落,以翘首的姿态诉说历史的翕合。灰瓦下的白墙,和着生着青苔的墙根,这独生的浪漫,便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情调。这情调,便催生了爱情。总是不经意地将江南与爱情联系到一起,只因为我早以为这柔美的质感折服。江南的雨同瓦瓴一样参差错落,正是着错落的格调,串成了江南特有的柔情。于是江南的水与这错落的屋顶便成了潮韵的背景,江南的女子擎着油纸伞,身着旗袍,踱已经润了的青石阶上。我已经无从知晓这踱步的女子是在等待爱情还是在回视爱情,总之这缠彻心扉的眷顾愁绪在梅雨中静静地漾了许久吧。
水湄——用这个词形容江南再恰当不过了,江南的水温柔得如同江南的女子,美与愁之外是着生的眷恋,而江南女子的心思,恰如这梅雨,纷纷絮絮中是不绝的柔情。于是这人寐,这水寐,这瓦瓴便在朦胧的氛围中糅合成了江南之水,江南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