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扼杀了我们的天性1100字

2024-06-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每当我们提出上网玩一会小游戏惨遭拒绝的时候,  
我们“玩”的天性已经遭到了扼杀。  
 
 
 
 
谁扼杀了我们的天性?  
我想,你一定会回答:“是父母,是老师”。  
不过,你只答对了一半。这只是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不是它。  
 
 
 
 
                         
       
显然,父母的严格是最让我们“耿耿于怀”的。  
他们将刚刚拼装好的四驱车扔到楼下,摔得面目全非;  
一看见书架上的漫画书就撕掉,  
扬长而去时还不忘重重地给一个“毛栗子”;  
正当我们动画片看得津津有味时猛然关掉电视机……  
在父母的眼中,我们的任务永远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老师布置的堆积如山的作业,也让我们“想玩而不敢玩”,  
只能对那些钟爱的玩具、动画片望洋兴叹。  
 
 
 
 
                          
 
 
可是,父母老师为什么“逼”着我们学习呢?  
他们难道不想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吗?  
 
 
 
 
 
   
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这个社会,仍然是一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社会。  
父母往往会把他们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我们身上。  
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强迫我们读书。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  
于是,我们孩子们书架上的《柯南》被换成了《百科全书》;  
《龙漫》被换成了《四大名著》,  
连上网写写博客也会被家长“监视”着。  
社会的竞争太激烈了,  
父母正是迫于无奈,才“扼杀”了我们的天性。  
 
 
 
 
                           
 
  现在,对我们学生的称谓太多了:  
啃书的机器、作业的奴隶、考试的机器人……  
“祖国的花朵”正被沉重的书包压得直不起腰,  
“明亮的双眸”带上了厚厚的镜片,  
还有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快乐的精灵”,“无忧无虑的天使”呢?  
 
 
                               
 
               
   
 
有些小孩子,五六岁就会背《唐诗三百首》,  
这样的“小神童”有快乐的童年吗?  
我们已无数次地沦为大人们之间攀比的“牺牲品”,  
社会中无形的巨大竞争力,无情地践踏着我们的童年。  
老师必须“严”,才能把我们送进重点高中;  
家长只有“狠”,才能让我们“前途无量”。  
可是,如果人人都是分数中的“分子”,  
那么,托起“分子”的“分母”又由谁来当呢?  
 
 
 
 
                          
           
压力过大的话,哪怕是铁也会变形,  
何况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孩子、学生!!!  
 
 
 
父母说,我们是他们的“心肝宝贝”,  
老师说,他们最爱我们这群孩子,  
但是,我们并不感到幸福。作业、打骂、考试……  
到底是谁扼杀了我们的天性?  
到底是谁让我们失去了美好的童年???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