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境(转载)9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竹之境宁静清新,静居竹旁,何等静若自如,闲情淡趣中清心养神!“独坐竹篁里,弹琴复独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恬淡柔美,怡然自若!一片小小的竹林,一片清凉净地。  
  清凉竹林,清净无为。心灵清净烦恼不来,烦恼不来得大自在。静坐竹旁,观竹观心,想要修习无上的智慧,就要舍弃烦恼,修习无为清净心。以心观自在,以自在得妙智慧。智慧之中包罗万象,如竹之韵,宁静清新,本体清净,自性中自然圆满和谐,如此感悟如香露烹茶自然清香甘和,烟霞氤氲,凝聚茶香,静动如一。思想意境中一片安宁和谐,拈香静坐修学无上妙义法门,法门是通向智慧之门,是学习的方法。勤学多思得智慧之方便;静居竹旁慰思想之大安宁。以安宁得自在,得自在成就智慧。有清净明了的思维,才能够研习精深的学问,而不觉得烦恼,以清净专一的自在心获得知见的统一,证明智慧的光明。如竹空心,自性清净专一,翠绿清芳。智慧就是光明,在光明的欢喜光中一切都清楚明了,妄念不存,恼将焉附。碧竹无心芊芊节,翠绿的竹子,虽是空心,却在不断的生长;智慧之心,虽云空空,智慧却依然增长。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之品格,当以自虑!人之多虑,清净自然。用智慧清净观自我真心,自我真心可同天地万物,还有何事不得解!人心如竹,本来清净自然,何必苦寻烦恼,还要再寻解脱之法自找麻烦呢!竹本无心节节高,“人若无心处处闲”。多么自在的境界,只心中这片小小的竹林,如同宇宙万相。万相皆明了,自在是真心。真心亦无心,清净修竹林。人空灵之性如同修竹,亭亭傲骨,空心之节,处处真心,空非没有,是真本真净之真法身。有心空心无二般,只真难得。竹之真境,自身相应,心神合一,运自然灵气之大统一。境界就是境界,无需刻意寻求,真智慧在生命之中。  
  竹叶灵性翩然若云,随风翻飞着,自然舒展,生命是如此美好。以此类推,只要能永远以这样美好的心看待一切,有什么是不能包容的呢?片片叶子是幸福的象征,幸福是心灵的圆满。竹子、叶子,很简单、很美。作为生命的基本形态,积极的生长着,永不寂寥的静静生长。在竹与心之间是爱在连接、在感悟,爱是幸福的体现,爱是圆满的起始。爱竹之韵,所以去感受它生命的境界,赋予思想的寄托。是一种纯粹对美好的向往,珍视一切生命的存在。爱,如竹般空性清凌,点点竹露是洒向生命的资源,是净化思想的香雨。竹之境,人之心。妙难言,闭目养神,静静感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