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能否追星1100字

2024-06-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明星也只是普通的人,而不是神,有些人为了得到他们的签名照,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

随着电视、电脑的发明,又一类人在社会上出人头地,那就是——明星。自然明星的出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追星,已经成了大家的业余爱好。现在,走进校园,就都听见同学们都在讨论某某明星,这样,对同学们真的好吗?如今,追星以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标志,据了解,90%以上的中学生早以加入了“追星族”,一听到有某些帅气漂亮的明星的新消息,一整天,就叽叽喳喳地议论不停。

但是,追星这种现象对同学们并不好。如果适当,选择一些好的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坚强刻苦的精神,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许多人疯狂地追星,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对自己无益,而且也对社会无益。

同学们为什么会那么迷恋明星呢?中学生追星的原因很多,例如:明星唱的歌好听;跳的舞好看;球打(踢)的精彩,长的帅气,有个性……据调查统计:喜欢明星外貌的有37。62%,喜欢明星唱歌的有26。31%,喜欢明星跳舞的有19。63%,喜欢明星才学的有10。32%,喜欢明星品德的有6。12%。据数据可知,同学们喜欢明星,都是喜欢他们的外在,而真正注意他们内在的“追星族”,却屈指可教。

明星也是普通人,而不是神,有些人为了得到他们的签名照,甚至不惜也切代价。电视上曾经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这样,有用吗?这样,就能把自己的偶像永远留在心中了吗?结果还不是免不了被推进手术室的厄运。这种疯狂有意义吗?

我相信,不仅是老师、家人会心痛孩子这样迷恋明星,而去做一些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那些明星也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发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那些明星也会觉得愧疚。

杨丽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是她的追星历程:

1994年 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 杨丽娟迷恋刘德华,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 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支持下,花9900元参加了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刘德华。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心愿,连家里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每月400元租来的房中。

2004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她每天从早到晚站在8层楼顶,但未见到偶像。

2005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但失望而回。

2006年3月 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杨丽娟赴港追星。4月,杨丽娟再度“爆发”,要见刘德华,并以跳楼自杀威胁父母。

2006年10月 某电视台称只要杨丽娟配合制作节目便可安排她和刘德华的见面,但最后承诺没能兑现。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 杨丽娟68岁的老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

2007年4月5日 杨丽娟赴香港为父亲办理后事。

2007年4月19日 杨丽娟带着父亲的骨灰盒返回兰州。

。。。。。。。。。。。。。。。。。盲目追星的弊处还不止这一处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