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童年》,读出了天真。年幼无知的阿瘳沙在小时候就经历了生离死别,他的爸爸抛下了他的家人拂袖而去,全家陷入了悲痛之中,但他却浑然不知,保留着他那份天真,在父亲下土时只关心被埋入地下的那两只青蛙,他伤心,不是因为父亲;他怨恨,只是为了那只青蛙。不能说他无情,说他不爱爸爸,只因为他那份无忧无虑的天真。天真是孩子的特性,是他们那无忧的见证。
再看看他的成长吧,来到外祖父家,他浑然不知表哥的阴谋,天真地听信他表哥的话,去染布。结果东窗事发,布被染坏的事被外祖父知道了,他被打了,被残忍的外祖父打得昏死过去。
天真是他痛的见证,是血的代价,天真的阿廖沙能否天真下去?
我读《童年》,读出了善良。高尔基曾写过:“在他来之前,我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他来之后,把我带到了光明”。外祖母闯入了阿廖沙的生活。外祖母虽生活在悲惨的世界里,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给阿廖沙讲上帝的故事,教他们唱歌,让他快乐,让他在虽无父母的疼爱下也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快乐地成长。对于儿子的不孝,她毫不怨恨,只想让他们分得一份令他们快乐的财产;对于丈夫的打骂,她毫不记恨,仍然像圣母一样地照顾丈夫,免费为他们服务……这一切的善良举止,让他在风雨交加的艰难生活中稳稳前行。
阿廖沙能否在善良的外祖母的关爱下快乐成长?
我读《童年》,读出了世态炎凉。外祖父的家充满着仇恨,连小孩、妇女也积极地参与其中。
舅舅们心存嫉恨之心。大舅舅由于不满现状,对自己的妻儿惨无人道地随意打骂。小舅舅更是如此,把自己的妻子杀害在家中。他们不仅没有悔意,还联合起来杀害了小工凡卡,他们也想用毒招杀害阿廖沙的父亲,尚未成功,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直至父亲死于疾病。
外祖父更是仇恨的代表。他剥削了工人的劳动力,迟迟不给工人发工资,他把有损其利益的房客“好事情”赶走;后来竟无耻地与外祖母分家,事事斤斤计较,到处诉苦,骗取钱来笑外祖母,并把钱借给刚刚认识的“生利息”……
他们是社会中的一类人的代表,部分人因此也陷入仇恨中,没有温暖,衰败之景处处可见。这样的社会怎能不窒息?悲凉的社会必会腐蚀心灵。阿廖沙能否不被腐蚀?
但当我看到阿廖沙怀着天真,在善良的外祖母的庇护下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怎能不令我欣喜?
只要心善,一定成功。
我读《童年》,读出了天真,善良与世态炎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