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不再蓝八月,我坐飞机去往我国的第二大宝岛海南岛。从飞机上俯瞰,海水的色泽由翠绿转向深蓝色,一直延展到无尽的远方。
早上的大东海,还算宁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无法下海去的原因,无边无际的宽广倒是令我产生了种些难以言语的失落感。这儿的海美,不若蜈支洲岛了。是因为朝阳太过温柔吗?总觉得水色变味儿了,变得有些沉闷和暗淡。我独自走在柔软细腻的沙滩上,感受着海的柔情……沿着月牙形的沙滩从这头走到那头,我渐渐意识到我似乎想错了些什么——太阳是无罪的,它的光芒从来不曾使大海褪色,真正的罪犯是随着游客的到来,才开始向着沙滩和大海发起“侵略”的那些瓶瓶罐罐塑料袋们。
这让我记起从前在中国渔村度过的三个假期,一年不如一年。这儿若是长此以往下去,也会像中国渔村一样吧——一把把色彩鲜明的遮阳伞像是绮丽的病毒,步步蚕食着沙滩,向四周扩散;大伞下休闲的座椅,烧烤等摊位互相拥挤着,以高昂的价格出租给游客……这真像是一场噩梦。
若说“清澈见底”是否只能描写溪流泉水?答案是否定的,海南的蜈支洲岛就是最好的证明。和咱们江浙的海不同,它连接着真正的大海。沿着浅浅的沙滩,看着白色的浪花冲刷过我的脚,夹杂着珊瑚贝壳的残骸又退了下去,让我不禁想起早些年去象山石浦赶海时的情景,只是随着中国渔村那步步攀升的门票,那儿的海,早已失去了生机。对了,说到不同,还有一点:颜色。从海岛上返程的时候,注视着海面,我能看见一条绿色的“海带”,像是海之神落下的祖母绿色的丝带,就这样静静地飘在海面上,阳光直射在上面,泛起点点金光,小小的鱼儿“哧溜”一下穿过来,“哧溜”一下又游过去,偶尔停一停又跑走了,颇有些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味,只是这回“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不是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而是海南的蜈支洲岛。
亚龙湾有着严格的管制,小摊小贩是不许上沙滩的,里面连坐下的地方都没有。虽然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却养育了更美的生命。和外面随处都可以买到的贝壳制工艺品不同,那是真正经历了大海的熏陶,才得以染上的充满生机的色泽,可以想象得到,当这些小家伙还活着时是多么美丽动人。海水打得很急,一层又一层的浪接替着蜂拥而来,当视线穿透海水锁定住那美丽的身影……
我们在海南的一周的行程中,我可谓是看遍了海南的水,却唯独有一处,只是途径时在车上远远眺望——天涯海角。导游和我们讲,那儿的沙滩、海水已经被破坏了,游客肆意地丢弃垃圾使得“天涯海角”早已不复往昔的容样,真正成为了无人愿去的天涯海角。得愿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诊治,又有了苏州河这样的一位前辈,我想有朝一日“天涯海角“又会找回属于它的诗情画意。
但是美好的希翼不代表我们将停止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透明的水族箱里,色彩斑斓的鱼儿欢快地畅游者,时而浮上水面,时而潜下水去,可是,若预见未来有一天,明日的蜈支洲岛成了今日的天涯海角;有一天,鱼儿只能在水族箱里凭借着先辈的记忆遥想“水尤清冽”;有一天,海不再蓝……
我们说,海本来不是蓝色的,它只是折射了天空的颜色。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开始这样讯问:妈妈,为什么海水折射了天空的颜色却不是蓝的?我们又该怎样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