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匆匆地走在田间泥泞的小路上,寒气似乎透过鼻翼直中胸口,望着一片模糊的乡野,她抚着胸口喘着气,远远地吹来悠扬的胡琴声,静待片刻,是一个汉子的歌吟——终日借酒消愁闷,半世悠悠困风尘······
这是一个人人都喜欢听戏的村庄,她也不例外,从小就爱戏。
从前的她,人小鬼大,每天就喜欢拿着木棍自言自语:“看我身怀绝技,头顶星辰,伊——啊——”
“小丫头,唱戏能有什么好呢?”每每这时大人们总在一旁笑话她声音太粗,小孩子就是太天真。
可她就是喜欢伶人,一味地喜欢,也着实有缘。
七岁前随奶奶住在乡野的记忆似乎总在她的梦中浮现。喜热闹的乡里人,常常一家有喜事,大伙合着就请来戏班子,或在祠堂或在大小庙前,唱上个几夜,村里独居的老人儿、平时无聊在家拉儿带孙的这时往往大饱耳福,欢喜之意溢于言表。
戏台起,灯火明,台上光影阑珊水袖轻舞,台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童年的记忆甚浅,仅那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仍铭记心中。那伶人,是又唱又做,身披大红斗篷满场飞,手掏翎子,美极了。“咚咚咚——锵”西皮二黄配上老胡琴戏鼓,她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身边常常坐着六、七十岁的老人,道道沟壑布于脸颊,慈爱又怜悯的目光看看她又转向戏台。
一出戏收,她喜欢在场子里乱逛,东瞧瞧西望望,期盼能在地上捡到五角一元,买个糖葫芦过过嘴瘾,一回头看见那些个青衣花旦老生小生尔尔,下了台进庙里补妆换装,好奇的劲头就上来了,抓着糖葫芦偷偷溜进小庙里。乱糟糟的,“后台”尽是脂粉味道,男旦们提红衣扬青袖看得人眼花缭乱,那些个戏子们果然个个是台上老气横秋,台下美如冠玉······
“您愿意收我做徒弟吗?”小小的她在后台里转来转去,见着“大红斗篷”就开始问,人家看见她总是笑笑就推开。
“来,姑娘,给唱出你最喜欢的戏。”一个伶人提起裙延,蹲下,望着她。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啊——”
她唱了,唱得那么认真,那么吃力,先天性咽喉病变让她唱完一句就不住地咳嗽。
他摸摸她的小脑袋,冲她笑笑,“孩子,再去买根糖葫芦吧。”
她走出来,似懂非懂,重新坐回奶奶身旁,又是一出新戏了,她看着看着,忘记了一切。
“咚咚咚——锵——”她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过来,伏在奶奶的膝盖上,睡眼惺忪看着舞台上的伶人跪倒在地上,哭泣着,呐喊着,祈求审判大人能够救救她······
“吧嗒——”她在睡梦中都紧紧抓着的糖葫芦丢到了地上,那一幕她不知到底是不是梦······
“也许没有人会知道,十几年前有一个夜晚,曲终人散后,一个女孩仍坐在一张小破椅前,望伶人笑靥如花,眼里装着满满的钦慕与惊喜。”她看着我淡淡地说道。
她长大了,不是一个在舞台上飞舞的伶人,而是一个戏曲工作者。
“我爱戏,爱戏词,很美很美,可是我没法唱,所以我选了另一种方式去爱它。”
复来时,衰草已见绿,细草微风岸,又是搭台唱戏热闹年······
我陪着她静静地站着。
隔着寒风,这边,她听得耳熟,那边,正唱得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