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诗经复习251总结25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诗人借助“桑叶”“斑鸠”“桑葚”为后文的现实境况做铺垫,那么诗人实际上渴望诉说的显然是后面的。诗人并没有选择直接劝说和感叹,而是绕了一个弯,同学们觉得这样写有何好处?

内容上:丰富的联想;富于生活气息,暗示了她的勤劳

结构上: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叙事的线索暗藏其中,似断实连

起兴开始——“桑”

眼前之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留有悬念,产生联想)

两者共通——“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若有所悟)

现实之境——“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豁然开朗)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