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0后”的悲哀1000字

2024-06-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八0后”,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青少年——自然包括笔者。我们这一代人不曾经历战火纷飞的岁月,未尝承受忍饥挨饿的痛苦,没有体验文革十年的动乱。一出生便赶上了一个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父辈不愿他们多舛的童年在我们身上重演,便尽其所能为我们创设了近乎完美的生活条件,对我们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但是,物极必反,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溺爱,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家庭无疑是这个溺爱“系统”的第一个环节。不说别的,单看家长对孩子的称呼:“心肝”、“宝贝”、“心头肉”、“掌上明珠”……这一个个听了让人肉麻的呼唤,却真实地在大街小巷不断重复着。不论家庭条件好坏,孩子的吃、穿、用一律要最好的;被子不叠、衣服不洗,全由家长代劳;家务活更是一点也不碰。就是这种“无尽的爱”,不知“铸就”了多少生活不能自理的“半残废青年”!正是这样,才有了让母亲千里迢迢送来几片感冒药的大学生,才有了每星期准时往家里寄脏衣服的住校生,才有了陪孩子上大学的“陪读母亲”!

学校也是这个庞大的溺爱网络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教育制度对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因一些杞人忧天的顾虑而放弃了这方面的教育。中小学“减负”已有多年,从学业中转移出大量时间,但本应及时补充的符合素质教育方针的教育内容却迟迟不能到位,到头来只能是给了学生大量玩的时间。如果说原来的教育模式出产的是只会做题的书呆子的话,那么这种只减不增的教育模式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一群书本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上不去,而只会玩的“游戏少年”。

家庭、学校背后,造成“八0后”被溺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整个社会过度强调了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保护、爱护,却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成才。年青人需要保护,但必须进行适当的锻炼。今天父辈可以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把保护伞,但光阴荏苒,总有一天这把保护伞会不复存在,到那时,一群从出生就被保护起来的弱者,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脊梁?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只有青少年接受合适的教育而不是一味被溺爱,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八0后”被溺爱的现状,是“八0后”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作为花朵,我们更向往温室外广阔的原野;作为雏鹰,我们更喜欢鸟巢外广袤的天空;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磨炼,成为真正有用的人。只要给我们机会,“八0后”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新辉煌的缔造者!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