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魄1000字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山自是山,水自是水,山水迷茫处,不过是梦的迷茫,而梦里的落花,原本都有宿。 ——题记 一张素琴拂起,唤回古典情怀,自然之中的明净与清澄,是历代文人生命里的一 种默契。古琴艺术发展至今,在琴曲的内容里,我们读到的,是琴家寄予自然的情调与意蕴,以及对其韵味意境的追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打动才女卓文君,与其远走结为伉俪。如果说,一段古琴成就了一段爱情,如梁祝一般成了浪漫爱情的化身,那么另一段古琴,却谱写了震撼人心的一幕。那就是嵇康的《广陵散》,广陵止息,嵇康绝响。还有那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觅知音,更是千古传颂。 泠泠七弦,暗诉了三千年前伏羲与大鸟的美丽邂逅,因此有了琴的史制;悠悠古韵,潜蕴着古今寻觅的知音之琴情。 在古代,古琴成了世人君子的常御之器,古琴音乐与琴艺、书法、绘画构成一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几乎成了古代文人的必修课。古琴,一种英雄的乐器,一种隐修的乐器,琴与心合,琴是心的表达,是生命与思想的完美体现。 在文人的诗句中,“琴”也有着完美的体现。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到《论语》中的“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再到唐代白居易的“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直至宋词中易安的“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但时至今日,音乐文化的潮流早已今非昔比。 从高雅的西方交响乐,到富于表现性观赏性的摇滚乐,从风风火火的“三高”演唱会,到备受冷落的民族音乐,古琴的地位,也呈现出颓势。本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的七弦古琴,现在又有几人知晓,而又有多少人是琴筝不分。在各大乐器店里。琳琅满目的是西洋乐器,却没有古琴的一席之地。如今,古琴传统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在温室般的环境下受到栽培与保护,而必须像其它乐种一样,在社会上挣存。

在历史的尘埃里,古琴文化传承的是古代先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将生活方式艺术化,而又将艺术生活化的写照原本,心是一条绵延千里的河床,不流淌欢乐,就流淌悲哀,不流淌关于未来的美梦,就流淌关于往事的伤痕。原本,心都有岸,岸上的青草,原本都有梦,而梦里的落花,原本都有归宿。历史的选择,不会将我们中华文化的经典所抛弃,经历磨难过后,会更加灿烂的传承下去。 跟随古人的脚步,探求中国的味道,我们会发现:一切皆在于激活现实生命个体的情感因素。这就是古琴文化的终极价值。 有一种声音,它是独特的,能让每一位流淌着同样血液的龙的传人为之深深打动和沉迷。 一种雅乐,让人们的生活亲近自然,从天籁里,获取一种震撼,一种永恒!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