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光照进他们的世界12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轨道。

我们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做自己想做的事,用父母和家人的钱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享受好的物质条件。

但还有一些人不能享受到我们有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接收不到任何信息的世界里,四面都是大山。渴望着走出大山,却始终找不到一条清晰的道路。

在这个利字当头的时代,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什么也不是。

他们始终被一个梦魇困扰,这个梦魇的名字叫“贫困”。

每个暑假都会看到有一些小孩拿帮他们的父母一起到菜市场卖菜。他们的衣服都像是很久没有洗过的样子,脸很脏,像是蒙了一层土灰。

这便是我对他们最初的印象,应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印象。

但我后来改变了我的看法。

他们家境贫寒,这也直接造就了他们的能干和吃苦耐劳。他们会帮着自己的父母做农活,从小就掌握了一些特殊的生活技能。

他们有强健的身体,却没有与之成正比的知识;他们每家每户都有成片成亩的土地,却没有收获他们应得的收入。

无形中,我们的世界与他们的世界之间筑了一堵墙。我们看得见他们,却进不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开始选择帮助他们。

墙外的人们想努力的打破这堵墙,想为他们铺开一条属于他们的路,想为他们带来属于外面的世界的精彩与丰富。各种爱心助学金和学生食堂里的“27号窗口”都充分体现了来自许多人对他们的关心甚至是保护。

墙内的人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走出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走进大山支教,乡村小学也慢慢变多,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但现在,总是会有一些消息传出,说许多的在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由于经济问题无法继续支撑下去,总会有乡村小学的老师寻求全社会的帮助,还有一些地区的学生因为条件所限不得不背着课桌上学。

现在,我们的志愿者真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自愿者,分文不取,他们最基本的生活状况都无法得到正常的保证。

不能一味的鼓励志愿者,因为这是变相的在给自己推卸责任。这不是多派几个志愿者去边远地区就能解决问题的,而需要在保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受教育的同时给志愿者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动力。

而我认为,即使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很多,但他们依旧是“贫困”的。

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各种有关爱心助学的报道时,每当一个学校把爱心捐款的消息公诸于众的时候,总是会用赞扬的语气播送消息。而这时一旁附的图片总会是“捐款人代表”眉开眼笑的照片。

可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受助人的表情?

在镁光灯或是摄像机的注视下,他们总是笑的不那么自然,眼神迷离,双手拿着那个凝聚了许多爱心的信封,仿佛抓不住,却也丢不开。

捐助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总有些人为了给自己建筑起功绩不惜以受助者的自尊心为代价,摄像头前摆出好看的表情。

他们是一个敏感的集体,即使融入了我们的世界,也会用整洁的衣服隐藏起自己拿自卑的心。因为他们察觉到了他们在我们眼中的特殊。

他们的心上的一堵墙还是没能被打破,我们依旧不能了解他们的世界。

“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我们吼了的那么多年的一个口号,确实没让它仅仅作为一个口号存在。我们的经济和政策调控确实使他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却忽略了他们心灵上的孤僻和自闭。

当他们心上没有障碍的时候,即使只开了一扇透光的窗,我们都会发现差距在渐渐减少,而阳光才会越来越充足。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