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深处16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笔者/12音符  
  枝叶在蔓藤上缠绕,指纹在指肚上盘旋,光影在白云间穿梭,记忆在脑海中沉浮。  
  细微深处,是叶脉的清晰走向;细微深处,是指纹的复杂纹理;细微深处,是明暗的互相交替;细微深处,是心灵的留恋情怀。  
  这里,是一个来自内心深层的陈情。  
  ю感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得很细腻,慢慢地感觉到自己,成为一个时常会心存留恋的人。  
  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在我眼里,会衍生出一个巨大的世界。无止尽的绵延。  
  因为细微深处隐匿了许许多多被我们忽略了的细节。已知或是未知。  
  细微深处,有柳暗花明的广阔,你若是执著于它,便可感知到本质的魅力。细微深处,有挑拨人思维的触须,它像柔软舒展的手臂,撩人心弦。  
  任何事物都不仅仅在于它宏观的表象。  
  一颗学会感知的心,始终都保持着敬畏之意。对时光,对美,对痛苦。  
  ю《杀手》&《西界》  
  灵感就像是从细微深处抽出一根丝一样。  
  把持的好,这根丝就是抽到未来也抽不完。若是着手重了些儿,灵感就此断罢。  
  这是一种极其柔韧的制品。  
  《杀手》永远只是表层的东西,而《西界》却又内心世界最真挚的独白。尽管灰到无力。  
  他的生活遍地都是罂粟。诡异的,毫无察觉的吸引你。  
  坚持未必就是件好事。好比《杀手》中的那个小说家,那个女交换生。  
  他毕竟是执著的,执著于他们的爱情。但最初,--实际上,小说家执著的还是他的小说。  
  那丰盛敏感的内心,对虚拟情节的无可自拔,以致于造成了他的人格分裂。  
  血的祭祀,诡异的供奉,无时无刻不刺激着我的大脑。  
  或许放手是种解脱。说实话,执著有时是一种累。  
  文字涓涓如流水般从笔下倾泻而出。原来这灵感是源于我对《杀手》电影的某种执著。  
  歌词始终是灵魂。而《西界》更像是他内心的表白。  
  林秋离在这首歌的作词上是出色的,是成功的。他写出了真正细微深处的东西。  
  尽管《西界》的歌词很直白,但它有了前面的《杀手》作铺垫,那么它就真的可以有恃无恐地抒发内心的绝望了。  
  曲调与歌词的鲜明对比,更是衬托出深层的那种荒芜与渴望。  
  俯仰之间却是困惑,没有影子的空气缓慢流动,传递着忧伤与迷茫。  
  细微深处的是一种陈封已久的爱恋。  
  ю作品  
  郭敬明是杰出的。  
  我不得不这样说上一句。这一句评价并不肤浅。  
  有些人很喜欢他的书,有些人不喜欢,甚至摈弃。我觉得这样很好。  
  正如安妮宝贝说的那样:"不招来爱恨的作品,向来就比较可疑。"  
  晚上裹在被窝里听广播,听"城市日记"的时候,有听到他们谈论到小四(即郭敬明)。  
  有人说80后的作家无非就是在无病呻吟。但刘童DJ却不这样认为。  
  细微深处还有的是一些心意相同的默契。  
  刘童看待事物较为深刻。他的节目往往会追踪到社会的更深层。  
  眷恋着一些作家的作品。  
  比如小四的所有,比如安妮宝贝的《清醒纪》,比如匪我思存的白色恋人……  
  为何他们的作品中会收录着苦楚和悲伤呢?  
  到底,他们并不是在所谓的"无病呻吟",因为他们发现了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一些微小细腻的情感或者本质。  
  那些情感和本质其实静静地就伏在细微深处。  
  80后的他们找到,并收录于他们的文字当中。  
  一朵云可以包含数以亿计滴眼泪,蝉时雨中可以温存去年夏天的依恋。  
  香樟树冠可以传递遥远世界的风声,迷藏可以藏匿起昔时载满记忆的纸飞机。  
  它们都来自细微深处。  
  细微深处有静止的时光,有不经意的感动,有粉碎美好的勇气,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悲歌。  
  作品用它无声的方式记载着细微深处的那些波澜壮阔。  
  通透得去看这个世界,也许花一辈子也看不完整。细微深处是一个灵动的环境。就像薄薄的绿叶片中有生命在流动。表面却恍若安然静止。与生命的邂逅,往往会涉及到太多太深的东西。安妮宝贝说:"我们的活,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请甘愿和珍重。"--因为在细微深处,还留有灵魂的一席之地,为的是感知灯火阑珊的静谧世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