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伤逆流成河》有感12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悲伤逆流成河”,听书名就可以想象得到结局,在读之前,我好奇的就是什么能够让人如此悲伤,以至于“悲伤逆流成河”。在读的过程中,我也流过怜悯的泪,读后,我更是带着一份悲伤、一份感悟。

和朋友聊起这部小说时,我总是喜欢把它称为一个故事,一个并不完美、让人揪心的故事。故事里的少女易遥在17岁时爱上不良少年后怀孕,她和邻居齐铭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齐铭是老师的宠儿,父母的手中宝,而易遥却遭受着母亲的打骂、同学的排挤,这样的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种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微妙感情,直到顾家姐弟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又给故事添了一抹悲伤的色彩。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故事里的人物,他们的生命都一个个地消逝,不禁让我十分惋惜。顾森湘用短信宣告了死亡,齐铭拧开了煤气,易遥从楼上轻轻一跳。这三人的死亡,相比之下,我唯一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就是易遥了,并不是说我就是个悲观主义者,而是我觉得,当一个人的生活真的只剩下悲伤、希望早已不见,活着只是做无谓的挣扎时,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解脱。而对于故事里的易遥来说,正是这样。她的父亲,在她年幼时就狠心离弃她和母亲,曾经那个视她若珍宝的的母亲也变得愤世嫉俗,成了街坊口中的婊子,对她更是不时地白眼和打骂。她,被同学排挤,书包被扔进脏水池里,为捡书包差点被淹死;她,因为生病不舒服,被母亲骂是装柔弱;她,去找再婚的父亲,回来后被母亲一顿毒打;她,听父亲说:你以后有事别再来找我了;她,听母亲说:你死了最好,死了都和我没关系;她,听唯一关心自己的朋友说:你去死……那么多那么多残酷的言语和行为,那么多的苦难,世界对那时的易遥来说,就是个阴暗的地狱,没有人能在那里生存,所以,她最终走向死亡是注定的。我不可能再昧着良心说是她不够勇敢、不够坚强之类的话,这无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顾森湘和齐铭,他们的死是我最不齿的方式,他们什么都有了,堪称完美,前途也应是一片光明,比起易遥,他们幸福数百倍,然而,他们也选择了死亡,顾森湘在自杀前留下了这么一条短信:我讨厌这个肮脏的世界。他们的自杀,使我联想到了频繁发生在大学和高中校园里的自杀事件,我在想,也许是他们太过敏感和挑剔,也太过脆弱了,所以总是把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当作自己懦弱的借口。青春期的我们肯定有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一些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情绪,这都很正常,不要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放大数百倍,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以至于造成悲剧,要知道我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没有缺胳膊少腿的就已经很幸福了!

看着易遥那苦难、无奈的生活,我除了悲天悯人,更多的是知足,真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也有这么一个“易遥”,我很庆幸自己有个完整的家,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有关心我的朋友……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的幸福着,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当然,故事始终是故事,我们不会成为易遥、齐铭、顾森湘的翻版,也不能!那条名叫“悲伤”的河也不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份热爱、一份真诚、一点勇敢!记住,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