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 四季更替, 自然与人类的奉献与回报循环轮回着, 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
春天的鲜花奉献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 是对辛勤劳作的园丁的回报;秋天的落英奉献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是对滋养它的大地的回报;夏天的绿叶奉献出遮天蔽日的绿荫, 是对大树的回报;冬天的雪花奉献出银装素裹的世界, 是对云彩的回报。因此,我们知道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
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 司马迁受尽宫刑, 奉献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王昭君出塞和亲, 奉献出青春和亲情;韩非子被秦拘禁, 创作出《说难》、《孤愤》。他们在奉献的同时, 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 收获了人生的真谛。因此,我们明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动力。
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学校,有一个特别的同学, 他叫袁鹏, 2005年的一场大火让他失去了亲人和健全的身体。出事后的第二天, 学校就组织了爱心捐助活动,老师、同学们纷纷解囊相助。有一位家境贫寒的同学, 父亲患肝癌,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一贫如洗,全家靠低保生活。在捐款活动中,他竟然捐出了100元钱。100元, 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呀! 大家都劝他少捐点, 他却说:“我爸爸说他是靠着社会的帮助活到今天的,现在能够帮助更需要帮助的同学是我们的快乐!”在他的带动下, 同学们踊跃捐款捐物, 学校成立了爱心超市, 一大批同学成为“爱心使者”, 使袁鹏和其他生活困难的同学又能和别的同学一样快乐地读书了。“爱心使者”奉献的是爱心, 收获的是崇高的品德, 是无价的情感。
一位普通的老师从参加工作起就开始每月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200元给班上的孩子作生活费,五年来从不间断, 当孩子毕业后人们才知道,她平淡地说:有希望工程才有我的今天,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是的, 在希望工程的登记簿上无法统计人数, 许多的捐资助学者都象这位老师一样没有留下姓名, 一批批受资助的孩子学成以后又怀着感恩的心加入到捐资者的行列, 中华民族“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德就这样在奉献与回报中世世代代地传承着。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我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明天我们将奉献我们的智慧,回报养育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