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出发去找苏轼700字

2025-01-2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千年前,他从眉山诞生。还未进入官场时,他与友人在山中小道间游玩。正值兴头上,天却下起了毛毛细雨。友人们纷纷抱怨,撑起伞快速的离开了。唯有他,只身静立在雨幕中,因诵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但令人惋惜与悲叹的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面对屡次被贬的处境,他所展现的乐观是后人所赞扬的。被贬黄州,留下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壮语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

我对苏轼敬佩的开始,便要从游览三苏祠说起了。

站立在祠门前,两根大红木柱上挂着的木匾便令人肃然起敬。跨过门槛,眼中映出一片枝繁叶茂的景象,三条小径隐没其中。我走在右边的那条,来到了一处庭院,庭院前是一排长廊,右侧坐落着木房子。庭院中的巨木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截干枯的巨木,但并没有被腐蚀,它被放在一个巨大的石岩上,几乎占满了庭院的一半面积。巨木与空旷的庭院共同构成了一副萧条的景象,我不禁心生凄凉。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志士在世事中消逝,他们的肉体早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精神与灵魂就如这巨木般矗立于此。

走出庭院,长廊临靠着水塘。水塘中的荷花早已干枯,只有红色的鲤鱼还在其中无忧无虑的蹦跳。他们扭着柔软的腰肢,美丽的金灿灿的鱼尾荡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出五颜六色的光。

我静静地待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才想起还未去拜一拜苏轼。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脸严肃,正襟危坐。苏洵的左手边是苏轼,右手边便是苏辙。三父子居高临下看着我,我仿佛感到喉咙紧了紧,心脏搏动着仿佛也更有力了。

我已不记得我是如何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出三苏祠的了。只记得那晚的星星仿佛比以往都明亮。我一次又一次地在脑海中挖掘着苏轼的精神,以及他的信念。苏轼在四川大地上用自己的词句重重渲染上一笔珍贵的财富——他的乐观与坚定的信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