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以忘记700字

2024-06-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古语有曰:久居兰室不闻其香。 当异域的圣瓦伦丁情人工鲜花的香味弥漫时,我们似乎已忘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 当外文奇突的音调和牵连的字体愈益张扬时,我们不禁将文言文斥为二字“厌烦”; 当江陵端午祭正由韩国申报为“人类传说及无形文化遗产著作”时,我们只知道说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真的是我们已将目光转向世界,所以我们却可以忘了自己? 

就因为我们学习外界,便可以任古老而优雅的文化在心中慢慢沦陷? 不,恐怕远不能。 我们心里有一根标杆,而那根标杆在慢慢倾斜。如今有多少人一味向外,轻视本民族文化的,有多少人以为洋的东西可抬高身价,象征地位的,有多少人梦里睡里都求出国或留洋的,有多少人是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的?恐怕不在少数吧。我们曾经闭关自守而落后,因落后而挨打,那段历史已惨痛不堪。终有一天,我们开放了,我们呼喊面向世界,经历过那么惨痛的历史,谁能够不兴奋,不受到激励呢?但我们已经被抛弃得太远,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落后”。

心痛急切得近乎盲目的人们,渐渐在走出去的洪流中动摇了心中的标尺。因为人们发现,那是比不上人家。 这本也是不奇怪,无可怨的。但人们的标尺可以动摇,却怎么可以倾斜以至有倒下的趋势?痛苦怎么可以发展为迷失?人们应当思索。 人们不仅要思索,还要拾回悄悄遗落的“意识”。我们谁说过自己书法不爱脚下这片大地,谁说过自己对祖国不是怀着深情?谁不希望东方这条巨龙再次腾飞?我们没有谁没有说过。

但我们却可以在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任留学生夺得第一名! 我们又要责怪谁,要痛心什么?! 或许谁都不应受到责怪,因为此时每一个人都饱含热泪,或许每一个人都在反思。反思后是否仍然忘记,却不得而知。 我们不知从何时起,将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遗落在何方。 以身改变,不可以;忘记,又怎么能够? 心痛耶?反思耶?我们需要行动。有一天我们叩问心灵,可能说:我们在前进,但没有忘记历史与本源。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