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800字

2024-11-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岁月如流水,现已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时常听见爷爷、奶奶们讲起这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有时会落下心酸的泪水,有时又听见爽朗的笑声。

从老人们的讲述中,我渐渐明白了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迁。

衣:30年前,谁家穿衣都比较简单,什么样式、什么牌子,没有人讲究,唯一的标准就是结实。我想现在被人们遗弃的尼龙化纤的布料,那时是最受欢迎的了。爸爸、妈妈上学时穿的还是千层底的布鞋,等我上学时穿的就是无颜六色的贝贝鞋,美观舒服,一双又一双。

食:吃粮不愁曾经是爷爷、奶奶最高的奢望。过去我家很穷,有时为了让家人不挨饿,他们还会拿着仅有的一小袋白米去换更多的糟糠。在改革开放前集体统一分配粮食,那时村上人均口粮只有四百多斤,其中小麦仅占三分之一,其它是玉米高梁等杂粮。不光细粮少,就是粗粮也不够吃。由于当时又没有油水,缺副食,费粮食,不勒紧裤腰带就吃不到新粮下来。那时城里人每月有半斤油票,农民只有靠买肥肉、猪油炼点荤油。正因为这样,农民很羡慕城市居民,把农转非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可现在已经反过来了,买肉挑瘦的,没有农民居民的分别。大米白面吃多了,反到想吃玉米面了,于是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叫卖粗粮饼的小商贩。粮食、油不缺了,人倒懒得做饭了。经常找理由,一家人就出去撮一顿。

住:听爷爷说,以前我们家住的房屋主要是土坯,杨木的房架泥屋顶,下雨时屋里会摆满盆子接水。从1990年后,村子里不断出现了砖房。从2000年后,乡上统一规划,一排排白砖红瓦的房屋如雨后春笋排列在马路两旁。如今,为了让我和哥哥上个好学校,我们全家搬到县城。

行:在爷爷、奶奶的年代里,出行主要是步行,到了爸爸、妈妈的年代,出行可以骑自行车。可现在,村村通公交车,既方便又实惠。市区内的“的车”到处可见。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消费在不断出现,比如,通话工具、交通工具、旅游热,都说明中国的变化太大了,真可谓是天翻地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