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文章独具匠心,以看似有理、深刻的语言“骗”得了多少读者的心!
打孩子,是好母亲的表现吗?当然不是。
“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难道打人还要看年龄,看生活阅历吗?我认为正好相反,越是不甚懂的孩童就越需要特别的关爱。否则,为什么老天要赐予母亲慈祥、可亲,而不是严厉与威猛呢?难道母亲只能用对骨肉的一顿顿殴打,才能换取孩儿的成才?难道非得用一场场母子抱头痛哭的场面、一次次心灵的伤害,才能证明、才能体现伟大的母爱吗?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既然打后自己也痛苦,为什么打时还那么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呢?
中国的母亲历来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母亲特别的慈爱!而我从来也没听说过这“慈爱”中还包括用“打”来施威的因素。
小时候就听说过“孔融让梨”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想这绝对不会是他们的母亲用一顿顿打培养出来的吧!
电影《宝莲灯》中唱道:“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我想,这“行动”不会是指打孩子。最真挚的母爱就是像三圣母那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沉香懂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而不是先打,打完后再用眼泪诉说:这是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未免有点虚伪。
我似乎天生运气好,生在一个没有暴力的美好家庭,从小到大没挨过打。倒不是我有多乖,而是因为我有一个开明的好母亲,她更注重母子间的理解与沟通。所以,我一向认为自己很幸福,不单是因为没受过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我在父母眼里不是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无知孩童,而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独立的人。
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伟大母亲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我想,她们决不是一边念叨着“打是亲,骂是爱”,一边挥舞着棍棒,才得以流芳百世的。
母亲的打骂不是建立在纯粹的爱上,而是一种束手无策的拙劣的表现。
打,是爱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