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表弟死了。39周岁,工伤,从2米高的架子上摔下来,安全帽没扣紧,后脑勺着地,死亡。
去的时候,死者的妻子和母亲正嚎啕大哭,哀乐一遍遍地奏响,整个气氛分外压抑。
听到这个死讯的时候,大家先是一愣,难以置信,随后深深的同情和悲伤席卷而来。
太年轻了,人又勤劳乐于助人。现场的气氛让我感到莫名其妙的难受,虽然我对死者没有多大印象,脑海中忽然蹦出这么句话,村上在《挪威的森林》里面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他走后,热热闹闹地办了场丧事,若不是血肉相连的人,除了同情也就慢慢淡忘了。
死了的人是幸运的,他不会痛苦,苦和痛都是由生者来承担。死了的人又是不幸的,时间会稀释伤痛,岁月会淡化感情,由此被生者淡忘,被别人代替,便真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连坟墓都成了多余的摆设。
书上说的好:“若是血肉相连的爱,一个人的离开会让另一个人随之萎谢。”想到电影《璀璨情诗》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死,25岁的生命因疾病而被上帝剥夺。生前穷困潦倒,死后扬名诗坛,《夜莺颂》更成为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表作。而他的恋人芬妮亦为此终身不得志,20多岁便匆匆落幕。
我想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便是他是否对生命怀有谦卑崇敬之情。
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个节日。”世事茫茫难自料,只求让所有的苦痛皆让我一个人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