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贫苦的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什么家居摆设都没有,只有唯一的一个陶瓷碗孤零零地立在那张破桌上。
“小牧”,很好听的妇人的声音。
“快来吃饭了”(所谓的饭其实是玉米碾碎成糊状和着屈指可数的饭粒)。
“妈妈,你也吃!”懂事的小牧说。
“不了,妈妈刚刚做饭的时候已经先吃了,乖,快吃。”
“噢”。
北方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仿佛一年四季永远没有尽头。是的,这样的寒风吹大了小牧。这年他十岁。这样夹杂着炮火与烽烟的寒风吹弯了小牧妈妈的身子,吹散了她脸上的皱纹,吹厚了她手上的茧。也把小牧吹进了小学堂。
“妈,你吃了吗?”小牧问道,手里端着家里唯一的碗。
“你吃吧,妈妈吃过了。”妈妈微笑着。
多熟悉的话语,一听就是这么多年,这句话已经在小牧心里生根发芽了。
“嘀嘀……”一颗颗灼热的泪水在寒风中结成的小碎冰清脆地撞击在地面。妈妈猛地抬起头,不知所措。”
“妈!”
小牧扑到妈妈怀里大哭起来。哭声淹没了妈妈十年的辛酸,淹没了母亲每天偷偷舔碗壁上残留的饭粒的岁月,淹没了母亲胸中满溢的爱。原来,小牧心里早就怀疑,今天假装去小学,半路折回想探个究竟,谁料眼前的景象让他热泪盈眶:在送走小牧后,妈妈捧起那个碗,专心地舔起来……
以后的日子,小牧和妈妈每个人一份饭,在这温馨洋溢的破房中,寒冷被挡在门外,风雪显得无奈。
在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早上,小牧倒在雪地上,永远离开了亲爱的母亲。
邻居含泪告诉小牧的母亲:“这孩子真懂事,在我家借了一个碗,说是家里碗坏了,谁知道,他是偷偷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留给你。这孩子……呜……”母亲已经泣不成声,艰难地移到一个坛子前就站着,而坛子里装着的是她用每顿省下来的玉米糊做成的干粮整整一坛。乡亲们已经忍不住热泪,望着突然倒下的母亲,整个村子沉浸在悲痛之中。
一个过路的人迷惑不解,问乡亲们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说道:“一个母亲,一个收养的孩子,为了彼此,死在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