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是七月七日,我四十二岁的寿辰。只有女英同几个歌姬陪伴在我身侧,虽比往日惨淡的光景要热闹些,也不过是应应景罢了。
我侧头看看窗外的月色,和多年前的景致相差无几,只是看的心境不同了,看到的月色自然也是不同的。一样的轻烟淡月,竟被我看出温软缠绵和黯淡凄苦两种全然不同的意味来,真真可笑。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这是我早年作的句子,那时我仍是南唐的皇子,终日只知抚琴吟诗,好不逍遥自在。句中纵有三分悲凉之意,不过只是一时伤春悲秋的感叹,何曾明了这般国仇家恨的痛苦。我现虽为陇西郡公,反倒终日被囚禁在这小小的崇文院中,与那阶下囚又有何分别?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姬浅浅唱着我新作的这支《虞美人》,歌声凄婉哀怨。她们同我被囚禁于此已逾三载,个中愁苦也应是相似的吧?
女英怔怔听着,眸中泪光点点,面上亦是黯然,想来是忆起旧日金陵。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这样繁华热闹的景象,早已是不在了。现在想起,也不过是个浮华的梦境罢了,反倒最是令人惆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女英喃喃唱了一句便呜咽出声。看着她泪眼婆娑的样子,我没有说话,只低低叹了一声,这么多年,的确苦了她了。我不禁想起娥皇来,我固然爱恋女英,她娇柔可爱,引人怜惜;可女英的阿姊娥皇不同,她外表柔弱,却最是刚烈,若是她还在的话,定是最了解我的。
可惜,天意弄人。
它在我二十八岁上时,让我痛失娇儿爱妻。那个喧闹的宫殿,仿佛一瞬间被抽去了生气,沉寂得让人恐惧。没有了仲宣,就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娥皇,那柄烧槽琵琶也就失掉了光彩……
歌姬唱的曲子到了尾声,我看着窗外,心想,这支曲子必是早已传到宋帝耳中了,只是不知他会给我送来怎样的寿礼,三尺白绫,抑或是一杯鸩酒。
我浅浅啜了一口碧玉杯中的美酒,是过去在宴会中时时纵情狂饮的羊羔酒,却多年不曾品味过了。最后一次那般狂饮是什么时候?大概是宋军攻破金陵那日吧。
不多时,宋帝果真派了秦王送来寿礼。我站起身来,整装迎接。女英是何等聪颖的女子,很快就猜出秦王的来意,她拉住我,含着泪,只一味摇头,悲切道:“去不得,去不得……”我又何尝不知去不得?
宋军攻破金陵那日,我仍在宫中欢宴如常,直至亲眼目睹了宋军兵临城下,才相信国都将破,却已晚。我本欲自尽,女英也是这般拉住我,苦劝道:“皇上不可,您若去了,这满城百姓可如何是好?您纵是不念多年夫妻情分,也该想想金陵百姓啊……“
我该如何?我亡国了啊!我又有何选择?肉袒出降,可悲,可笑,可叹!我,又能如何?
秦王送来的寿礼,是一杯牵机药酒。我看见众歌姬不胜惶恐,独独只有女英掩住唇,泪眼中满是悲凉的神色,却没有惊恐,只有无奈与不甘。倘是秦王送来的是两杯药酒的话,女英会毫不犹豫的同我一齐饮下吧。我端起药酒,闭上双眼,坦然地一饮而尽。
我并不怕死,我怕的是那历历在目的耻辱和挥之不去的亡国之恨带给我日日的折磨,这精神上的谴责甚至比死更加痛苦。早在写下《虞美人》的那刻,我便清楚地知道了结局。我却无悔,死,应是生的解脱吧。
睁开眼时,我看到地面上滴落的妖艳的红色。恍惚间,似是回到了北迁时与宫娥分别的场景。她们腮边挂着的泪水,也是这般妖艳的颜色,宛如啼血。
胭脂泪,留人醉。
我定是不胜酒力,此刻已有些醺醺然,女英的泪水滴落,我竟浑然未觉;她开合的唇间吐出的低语,我也听不到,只是径自闭上了眼。
女英的泪珠似是落在我的脸上,我只匆匆从微张的眼里看到女英被泪水沾湿的脸,便被模糊了视线。
我流泪了么?
但愿这最后一滴泪,能够洗净,一个亡国之君一生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