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杏花6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此为清明期间在旅途中的一篇日记。当时决心扭转我的“joking文风”。  
  写于吕梁市。  
  Apr.3rd  
  现在是四月三日早上七点。昨日经过一个半钟头的飞行,再加上两个多钟头的路上颠簸,我与父亲以及爷爷,终于踏上了这片故土。  
  昨晚借住在吕梁离石的亲戚家,武宿机场至离石的路,虽是全程高速,但因为一路上拉煤的大东风车不断,这条才通车不到半年的高速已经被超载的煤车轧得面目全非。  
  在那条咳嗽不止的路上行驶了两个小时,其间路过那个因杜牧的诗而被传诵千里的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今已被重工业包围的杏花村,早已丢失了晚唐时的模样。杜牧诗的末尾,“遥指”一词意境深远,回味悠长。  
  ——仿佛已置身诗中,化身当年的杜牧,站在晚唐时的杏花村外,清明雨雾蒙蒙,村庄楼阁全都隐藏进了烟雨中,远处飘来的杏花香,深深浸入了这一片雨雾。在这朦胧的中国画深处,一头水牛载着一个牧童沁出薄雾,慢悠悠地走近。上前询问,牧童眨了眨斗笠下清澈见底眼睛,抬手指向杏花香飘来的方向,用清脆的童声道出“杏花村”。  
  顺着牧童的手臂望去,才发现一张酒招子隐约在烟雾中,帘旌轻翻,花香与酒香顿时氤氲开来,被搅到诗人鼻中……  
  ——如今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酒庄已被批量生产的汾酒工厂取代;那条行人断魂的乡间泥路,已被日夜噪音轰鸣的高速公路覆盖,数以万计的超载卡车日以继日的把“乌金”运往各地——支持着全国经济的正常运转。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