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风从耳畔边低语而过,带走了那仅有的一丝温度,望向天空,隐约可以看见点点星光,皎洁的月光洒落在身上。
吃完晚饭,回房稍作梳理,便乘上车上了路,去观看《印象·刘三姐》。我向来讨厌看露天的大型表演,认为只是浪费时间,可还是在妈妈的“苦口婆心”下答应了。十分钟不到便来到了演出现场中国漓江山水剧场。从外向内,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走入大门后,漫步夜间的小路上,路的两旁似有翠竹挺立,暗淡的灯光映在竹身,仿佛有置身于梦幻之中。细看竹林中又有玉兰夹杂在其中。我们闻着清幽的玉兰花香,一步步走近了露天观众席,一路前后游客不语,似乎是沉浸在了这份宁静的夜间小路上了,心中便对这演出起了些许期待。
纷纷坠叶香飘砌。夜寂静,寒声碎。
剧初,船头唱歌的姑娘形成了作序的山水传说,江水两岸接的人儿此唱彼和,仿佛在诉说着那唱歌的精灵——刘三姐的诞生。接下来以年轻男女举着火把的对歌作引,引出湖面上点点渔火,渔民们拉起红绸,不断上下摆动形成了如火一般的热情。场景转换,突然在江的对岸岸边照射出绿光,大人小孩进进出出一个有些破烂的茅草屋,虽不奢华,但有家人在,便是温暖的家。
水面上的渔火突然慢慢汇聚,又突然散开,形成一个圈,圈的中央一个月牙形的舞台亮了起来,上边的舞女翩翩起舞,犹如月中仙子一般,一旁又划来了竹林和木楼,这些都化成了音符,歌唱着那首‘’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心微动,歌词虽然平凡,曲调虽然单一,却唱出两人相许相伴一生的约定。
渔火渐渐围在了一起,形成一个泛出橙黄色的灯光诠释了渔民们对自由生活的想法。最后以众多姑娘穿着闪着银光的服装围成巨大的半圆,闪动的银光绘成了一场壮丽的银色盛典。剧终,渔火愈发遥远,灯光也渐渐熄灭,构成了尾声——天地颂唱。刘三姐渐渐远去,但她的歌却仍在天地间回荡,久久不息。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皎洁的月光洒在身上,虽身冷,心却热。这是这次桂林之行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站在阳台上,望着天上的明月,不免开始沉入了那如梦般的故事,亦或是沉入了那如故事般的梦。梦中有那山,那水,那歌,那人以及那别样的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种种场景无不是在叙述漓江的村民对于刘三姐的怀念,只是村民们是以满腔的热情以及朴实无华的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给世人,来延续她的传奇。这是一种爱,一种朴实无华的爱,一种对那如精灵般在那山水间唱歌的亲人的爱,也一种难以在城市中遇见的爱。
初三:缥缈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