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宣布了我们的大学阶段最后半年将是我们的实习期时,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学校给我的“特殊待遇”——推荐我就业。不是我年少轻狂,只是想自己出来闯闯,给自己增添一份信心罢了!
于是我南下到了广东,在这片卧虎藏龙的土地上,我才真正理解了有人将大学比作“象牙塔”的涵义,我很快调整好心态,降低了要求,很快便在这里找到一份觉得还不错的工作,可没多久,我便觉得压力重重,即使我很放松自己的时候,慢慢地,我才分析出可能是我不适应厂里的管理模式吧!
我是学管理专业的,所以当时应聘的是储干,进厂后首先是做品检,主要负责产品的制作和成品的检验。其实工作也很轻松,每天只在看看那些员工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然后检查他们所做的产品是否标准,并一一记录下来,填写成制程报表,最后是抽查成品的合格率,总结这一天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好在第二天的早会上提出来。
后来,厂长跟我们品保科规定:我们每天要填写员工检验记录,并分为轻,重两种缺失,轻缺失只作口头警告,重缺失要求罚款,严格要求员工按标准工作,同时规定我们每天至少查出一个重缺失。
我也知道厂长这样要求,无非是想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可这样做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样势必会引起各部门的不和,他们相互指责,相互推卸责任,最后就会导致产品质量普遍下降,甚至会向极端恶化!
在大学期间,我是辅导员助理,同时还在学生会任职,所谓辅导员助理,就是每天将辅导员的通知等传达给同学们,然后将一天里班上的一些情况反映给辅导员,还时不时地代辅导员找某些同学谈心,。与此同时,还要管学生会里的事,但我却能游刃有余。有人问我:“忙得过来吗,有什么绝招没?”我对他说:“只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有心去做就行了,哪有什么绝招呢?”
是的,我也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上级对下级”的那种方式管理下属,要求他们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的。其实,一个好的管理者,他一定知道怎样来避开这个误区,他会将下属当朋友来对待,对他们下达的命令让他们觉得像是朋友间的帮忙而已。所以心甘情愿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