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前几天布置了一篇作文,主题是反映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果。我一直在思索,一个小学生该用怎样的视角才能写出这些光辉而伟大的成就呢?
当我把这个问题与爸爸交流时,爸爸未加思索地说:“就写一写你出生的地方吧,她典型而直接地映射了新时代的改革成就!”
爸爸的话掀开了我记忆的帘幕……
我生在江北的一个教师之家。爷爷是教师,爸爸妈妈也是教师。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时常把我搂在怀里,对我说着学校的故事——
爷爷实际上是这个学校的老校长,1968年参与创办该校。他说的许多话我至今仍然似懂非懂,什么文革呀,什么红卫兵呀,什么批斗呀等等,总之,那时的教育环境差极了。其时的学校是由几间破旧的房子零落地散在山丘上,桌椅用现在的话说,带“环绕立体”的声音,“吱吱”地响,也没有院墙。那时的我以为爷爷是在说童话,昆中在我幼小的心灵被描绘成一幅破旧零乱的画图,尽管爷爷和他的那一辈人为此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爸爸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他的故事比爷爷听起来要漂亮多了。那时的学校,已有几个师范毕业的老师教他们了,开始出现了年轻化、知识化的新气息;添建了并排的好几起平房,桌椅换了崭新的;更修建了院墙(这在农村学校是非常不容易的)。校园里还有宣传栏,有绿色的雪松,哨兵一般挺拔地站在校园里;尤其是学校用上了电,这算是爸爸那时的师生最兴奋的大事了!这使我对昆中产生了美好却又有点“奇奇怪怪”的的感觉。
当我稍稍懂事的时候,看到了学校日新月异的新模样。学生们全部在教学楼上;校园里,水泥路纵横交错,到处是成荫的风景树,其间花草点缀,四季芬芳,说不定还能寻到我幼时打滚、捉迷藏的痕迹呢;最记得学生食堂,那里可是我常常光顾(跟着外婆去“偷吃”)的地方!(不要笑话我哟)
这几年,我来到城市读书,基本上不回去了。但是,偶尔的假期探亲,已让我这个从小生长于斯的女孩,竟怀疑起,这是否是我曾今的家乡?
——欣欣繁荣,一派生机!
——数幢教学楼、标准化多功能运动场、理化生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图书大厦、综合性师生餐厅、男女生宿舍楼、教职工公寓等等,一应俱全;有池塘垂柳,有亭台轩榭;有长廊一般的葡萄架,有桃花相伴的青青竹园。她远远超过了爷爷的童话,超越了爸爸的亲身经历,也超过了我心中的期待!那些楼房哟,或如巨鹰拢翅,或如白鹤飞扬;水泥路宽阔坦荡,树木傲然成排;花团锦簇,小草迷人。看那颗老松树下,正围着一群少年,他们似乎在谈论着什么;而这边的杨柳边,几位女生正在舞动着娇柔的身姿,人美景美情更美呀!还有,这里的教学手段也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这让我想起来爷爷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你们算赶上了好时代啦!”
是的,我们确实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赶上了祖国风华日茂的好时代!赶上了巨龙腾飞的好时代!
想想爷爷的童话,再看看眼前的一切,不由得让我丛生感慨:学校的巨大变化,自然使我想到为此作出贡献的人们。
——正是他们“甘为孺子牛” 的精神,学校才有了今天的美丽和辉煌。
——更让我想到神州的崛起强大、人民的富乐安康,恰是伟大的改革开放之树绽出的灿烂之花!。
今天,我虽在城市读书不能回家,但我更是时常想起故乡的那所学校,那里是我出生的小地方,是我日渐长大的小地方,更是见证大中国改革开放中崛起和腾飞的一个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