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上了小洋楼16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乡村里,微风,轻轻地掠过田埂,碧绿的稻田掀起了层层“波浪”,路边,一排又一排的楼房如雨后春笋[注: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般拔起;城市里,taxi奔驰穿梭,琳琅满目[注: 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的商品吸引着行人驻足,穿着时尚的人们走着、谈着、笑着,好不惬意。

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今天是我家最高兴的日子,“艰苦奋斗[注: 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了几年的我家,现在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家搬新家了!一路上,我蹦蹦跳跳,爸爸和妈妈在高声地谈论着新家,惟有爷爷和奶奶一路沉默不语。

下了车,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幢漂亮的小洋楼:周身被那洁白的瓷砖包裹着,屋顶上铺的是象征喜庆的红瓦,门前还有几株才发芽的小树,让整个小洋楼看上去安宁而又不失生机。来到楼前,我一下子对大门两侧的对联感上了兴趣——上联:解放思想天高地阔千帆竞;下联:科学发展山清水秀[注: 形容风景优美。]万民欣。我一下子脱口而出[注: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妙!妙!”爸爸问我说:“儿子啊,妙在何处呀?”“对仗工整呗!”爸爸听了哈哈大笑。

走进小洋楼,我再次被那富丽堂皇[注: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的装饰吸引住了。闪烁着七彩光芒的电灯、色彩雅致的壁纸、点缀各处的图画小摆设无不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穿过客厅,我接着参观了饭厅、卧室,各式各样的家电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注: 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给这个新家增添了浓厚的现代色彩。

正当我如痴如醉[注: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地欣赏这恍如巧夺天工[注: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一般的房间时,一路上沉默不语的奶奶竟然抽泣起来了。

“奶奶,您怎么了?”我一边安慰着奶奶,一边小声地询问。心里还纳闷:这搬新家的应该高兴啊,奶奶怎么还会哭呢?“哎,由她去吧。”在一旁久未做声的爷爷插话了。再看看他的眼眶,也是通红的。这更令我疑惑不解了。“她这是激动才哭的。”爷爷紧接着向我娓娓叙述了原因:“我们那个时候住的是小土房,哪像现在这么明亮啊。那房子一天到晚黑乎乎的也就罢了,到了夏天就跟个蒸笼差不多,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冬天冷风就从墙缝中吹进来,还会发出呜呜的响声,冻得人直哆嗦,到了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唉,哪里有现在这么舒适、宽敞呀!”

“就是呀,这怎能不使我高兴呢!”奶奶哽咽着说。

听着爷爷的讲述,我仿佛也到了他们所在的那个年代,好似在小土房中度过了严冬酷暑。不一会儿,我的眼眶也有点湿润了。爷爷奶奶他们那个时代多苦呀,比我搬新家之前还要苦上许多呀!

“爷爷奶奶,那个最漂亮、最大的房间就给你们二老住吧,这里一定适合你们的。你们苦了这么多年,也该享享清福了!”“好孙子!”奶奶抱着我,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妈妈走过来问我:“儿子,现在你还仅仅认为大门口的对联妙在对仗工整吗?”

我听了陷入了沉思。是啊,还妙在对联的内容呀,妙在老百姓对党的感激呀,科学发展观好啊!现在中国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仅仅是城市,就是我们农村面貌也是焕然一新[注: 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日新月异[注: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呀!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有了改革开放,我们农村人才能踏上了水泥路、住进了小洋楼、吃到了营养餐……

“放鞭炮喽……”

门外,站着的爸爸早已点燃了鞭炮,顿时,噼里啪啦的声响彻云霄[注: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美丽的烟火在蓝天的盛邀下,拥入了她的怀抱。整幢小洋楼洋溢着节日喜庆气氛……

指导老师:吴如洋

住房变变变

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中八(2)班张明鑫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注: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的变化,变好了,变美了。别的暂且不说,先谈谈贴近我们百姓生活的。

居家过日子,房子对我们至关重要。从改革开放初到如今,我们家乡的房子变了又变。

低矮的土坯房

这种房子现在看来堪称古董,是七八十年代的,现在即使在农村也很难看到了。但我有幸曾见过一座,这间土坯房是爷爷用来放农具的。据爷爷讲,这座老古董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留住记忆,教育我们这些后辈。

这种房子由土坯筑成,低矮,不足两米高。房顶没有一片瓦,用稻草覆盖着。爷爷说,一刮起大风,房顶的草就很容易被吹跑。万一下起了雨,屋内还会嘀嘀嗒嗒地漏个不停了。这或许就是杜甫老人家所说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意境吧!

打开门走进去,一片昏暗,阵阵霉味扑鼻而来,空气浑浊,令人窒息。地面就是黄泥土,窗子只能算是一个小洞口而已。

唉,我实在不想再介绍下去了,往事不堪回首[注: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宽敞的砖头房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都想迫切改善自己的生活,宽敞的砖头房应运而生[注: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这种房子现在在农村还很普遍,它可比土坯房坚固多了,出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的主要材料是水泥和砖块,是“小瓦脊子带走廊”的房型。这种房子遮风挡雨不在话下[注: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地面常筑成水泥的,大大减少了灰尘。四面开窗,装着玻璃,屋内空气新鲜,透光性好。这种房子一般分为堂屋和厨房,堂屋分三间,分别是一间客厅两间卧室,所以面积宽敞。

这种房子比土坯房强了不知多少倍,人们住在里面,安心多了。

高大的楼房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民住房经过统一规划,一幢幢的漂亮美观的别墅拔地而起,路成行、田成块,自来水、电讯宽带、闭路电视直通到每户农家。

多彩的墙砖替代了石灰墙面,都使用了铝合金窗。阳台、露台是乘凉休息的好场所。屋顶上是太阳能,在阳光下格外的耀眼。室内是大理石地面,旋转美观的楼梯、多彩的石板、光滑的瓷砖、地板,雪白的乳胶漆,装修得十分明亮、美观,一点不亚于城市的房子。

室内的各项设施更是一应齐全。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注: 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各色灯具、红外线感应开关,和谐而且美观。客厅里安放了家具,卫生间一尘不染[注: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每天都可洗个热水澡。厨房的革命最彻底,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有了吸油烟机,再也不会受烟熏火燎了。

住房年年变,生活节节高。农村住房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注: 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见证了党的政策,见证了改革开放。杜甫老先生,中华大地已“广厦千万间”了,“天下寒士俱欢颜”了,您老放心吧!

指导老师:吴如洋

王大伯的秘密

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中八(2)班周光琪

看!王大伯又去寄信了。王大伯是什么人呢?原来王大伯是我们小区里的一个做生意的。因为常要和和客户联系,所以王大伯经常用写信的方法和客户联系。

咦!今天怎么没有看到他出去寄信呢?第二天,也没有看到王大伯出去寄信,第三天也没有……大家感到很奇怪,一时,小区里议论纷纷,有人说王大伯可能生意不好了,甚至有人猜测王大伯可能破产了。大家见了王大伯,总觉得有的异样。有个跟大伯要好些的人小心地问:“最近生意怎么样?”王大伯却满面春风[注: 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地说:“好啊,好啊”,“那我们现在怎么看不到你寄信与客户联系了呢?”王大伯却笑而不答。就这样,王大伯的事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于是我下决心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我开始侦察王大伯,发现他每天出去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是拿着书,一连好几天都这样。

王大伯走路的时侯,手总是比划着,好像在键上打字,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

……

我继续跟踪王大伯,还发现他利用业余时间去了电脑培训基地,回来的时候总是上了一趟图书馆。

总总迹象让我怀疑大伯学上了电脑,我就跟他也进了图书馆,看到他还了一本书,又借了一本书,我赶紧到了图书管理员那里要了王大伯刚才还的书,果然是学电脑用的书。终于搞明白了。到家后,妈妈问我查到了什么?我调皮地说:“保密。”

我又找了各种借口上王大伯家侦察,果然不出我所料。

这时,我的“案件”告破,明白了王大伯为什么不寄信了:那是因为有了电脑,他学会了发电子邮件,所以再也用不着寄信了。我把这个侦查告诉了大家,小区的人恍然大悟[注: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都为王大伯的“精明”竖起了大拇指。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