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就是读人心——我看袁腾飞老师的“非正常出名”10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网络真的是一件神奇的东西。因为它,袁腾飞老师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因为它,在老师以火箭般的速度知名于大江南北之时却招来种种非议。

这霄壤之别,竟在短短的时间内同时将临在一个人的头上,这对普通人来说可称得上是一种不能承受之痛,而老师却选择了低调应对。我不能猜到老师现在的感受,但有一点我却明明白白——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客观地讲,我初次见到网络上盛传的袁腾飞老师的讲课视频时,也曾不以为然,窃以为他并不像我高三历史老师的讲课风格那样沉稳遒劲,一度还认为他的台风几近于轻佻。然而,是袁老师主讲的《两宋风云》,是他的一句“读历史就是读人心”,使我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 诚然,无论是治史之人,还是读史之人,人人都有自己的“心”。但“不虚美,不隐恶”,我以为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人心”。然而再看看所谓的**的过激言论,我想,只要是稍有些正义感的人都会分清泾渭。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治史的优秀传统,高文大册,稗官野史,话语权这个问题还是允许国人百家争鸣的(除去历史上的某个或某几个历史时期之外)。必须承认的是袁老师言辞犀利,每每不免有不护细行之虞。

然而,要知道有多少和袁老师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平凡的中学历史教师们,为了能使中国的史学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出了他们的青春才智,实践着这“不虚美、不隐恶”。正是在他们辛勤培育下,才涌现出多少立志于为中国的史学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的莘莘学子。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期盼着这样朴实、平易近人的老师能够出现得更多。但遗憾的是,今天,在新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在文明、民主、法治的今天,究竟是什么蒙蔽住了我们的眼镜而让我们对他们视而不见?这样做,难道还是要我们重蹈“万马齐喑”的覆辙,重演四十三年前的悲剧吗?不!人民不允许!历史更不允许! 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四十三年前的中国,但现在的人心未必就都不是四十三年前的人心。但我相信,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杰出的人物终究是代代不息的。因为他们心中总有一种对于真理的信仰在支持着他们的意志,笑对人生,排除万种艰难险阻,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去唤起我堂堂华夏的民族记忆,仅此而已。

我想,这也就是让袁老师“非正常出名”的最根本原因吧。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深表痛心。其实,这个真的称不上是如何如何困难的事情,在我们这个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社会中实行起来竟然变得如此之不易,不禁令人扼腕叹惜。天知道究竟是社会出了错,还是我们的老师出了错。 

谨以此文代表我对袁腾飞老师的一点由衷敬意,永远支持袁老师。同样我也把本文送给所有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并向您们致敬!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