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呐喊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是自恋的动物,更是社会的动物。写作,讨论,辩论,演讲等属于把个体的意识(包括情感,态度,思想,情绪)输出的渠道,它迎合了人们表达自我的需要。但其中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很健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简直是“话唠”,写出来的东西却乏味可陈,单调干瘪,毫无思想性和美感可言。我想一是由于他们缺乏写作练习,能力欠缺;二是平常说话中的废话太多,没有太多的信息含量。书写过少不利于构建自我完整的思想体系。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奇思妙想会转瞬即逝在头脑中蒸发,好像它们从未来过,而你拥有的也只能是零碎的,残缺的思想碎片。还有一种人,恰恰相反,他们讷于言却勤于思,羞涩不善交流但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擅长把自我意识转化为文字,当读者与其产生心灵的共鸣或深受震撼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有趣的是大部分哲人和诗人正是这种内向型人格的体现。书写,写作是重要的能力。

  鲁迅先生说过:“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不过想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写作比“说话”(无目的的闲聊)更重要。写下你的想法,你才会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人生的态度和观念。

  如果说思想成就人的伟大,写作无疑使最有力的证明。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今中外,阅读都是值得推崇的事,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从他人的名篇章句中听到呐喊,开拓视野,提升境界........阅读重要,写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自我思考能力的形成比仅仅读而不消化更有价值。写作叙写的虽是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必要的。“浅阅读”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拿起笔独立思考。

  写作是一种呐喊,不要人云亦云,静下来,反思,总结,书写,对自己和他人有明确的认识,我们才可能进步。任何文字类的书写都是有好处的。这种呐喊无论别人能否听到,都能使自我的心灵得到慰藉。某一天,当我们回头整理自己的文字时我们会惊异会流泪会微笑吧,会庆幸我们保留了完整的自己而没有遗失。

  时光漫长,青春易老,趁着年轻写作吧!即使幼稚,简单,依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告诉这世界——我曾来过。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