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一日闲过”8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不叫一日闲过”“不叫一日闲过”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他85岁那年,有一天连作了5张画,已经很疲劳了,但还是提起笔来,又作了一张,并题词曰:“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制此一张补充之,不叫一日闲过也。”白石老人如此惜时如金,严于律己,实在令人钦佩和感动。

本来,对于已85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一日没有作画,实在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是在天气不佳、“心绪不宁”的情况下,就更无可厚非了。然而,白石老人却认真对待,第二天补作一张,以填此空白,心中方才踏实。

他这种“不叫一日闲过”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老画家在事业上的勤奋不怠、自律甚严的可贵品格。同时,透过白石老人一生中无数过“不叫一日闲过”的实践,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白石老人能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村木工变成为名震中外的美术大师,其原因正如他在一方著名印章上所刻的:“天道酬勤”。与白石老人相反,在我们的一些人中,胸无大志,虚掷光阴。

或消磨在电脑游戏,或沉湎于戏耍打闹,终日无所事事,而荒废学业、怠误前途却无所谓。总之,这些人是学劲不足,玩劲有余,真是“春花秋月等闲度”,忍心看着一个又一个宝贵的“一日”在玩耍消遣中逝去而毫不足惜,反而自得其乐。此种精神状态,同白石老人“不叫一日闲过”相比,实在是天渊之别。屠格涅夫曾经说过:“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

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一文中也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古往今来,大凡在事业上有成就者,都离不开一个“勤”字。苏秦刺股、匡衡借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至今传为佳话。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更是惜时如金的人,他把别人吃牛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工作。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天道酬勤”是一种规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前,我们都有志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又苦于成才之路难寻。其实,如果我们都能象白石老人那样,真正做到“不叫一日闲过”,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力争每天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又何愁学业不精、事业无成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