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

2024-06-1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站在大漠的边缘看着朔风扬起黄沙如血的夕阳染红了日薄的西山还有凄艳的晚霞听着骆驼队远去的驼铃我窥见了中华千年的生命—— 一个民族的跌宕。这就是余秋雨笔下的《文化苦旅》它是一个民族不朽的思想。

当我捧起这本书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文化苦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段旅行的文字几幅凄美的画卷。它更是一部历史!在这里历史人文自然交融并将迸溅出我国永恒的灿烂。然而历史并不是一部喜剧我看见中华千年孕育的雄风但它又跌跌撞撞地向我们走来。

翻开《文化苦旅》抚去岁月的尘埃擦净飞扬的黄沙我走进了敦煌走进了莫高走过了王道士的圆寂塔走过了无数的废墟与瓦砾……它是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文化的浓缩有着中华莽莽的成熟。

然而历史是那么的不可把握。当中国的古文化发展到15世纪时西方在中国古文明的太阳的照耀下冲破了上千年的黑暗并让富强的种子在他们的土壤里生根。而我们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却江河日下一蹶不振!国弱民愚——这也许是最省力的回答。当我看见外国人在王道士手中接过一大批中国的文献时王道士只是愚愚地笑。我好恨!恨昔日扬起的风沙没有遮住我的双眼恨沙漠中斯坦车队远去的声音恨中国的愚民——那是中国最漫长的岁月走过的路程却在不是废墟的废墟中流失了……

历史是个值得将玩味的东西。秋雨说:"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我说:"我崇拜历史我又痛恨历史。"诚然指责历史是可笑的。在残阳断垣中中国人是否还有昔日的光彩呢

余老走了大半个中国看到了中华的古老看到了中华的苦难看到了一个民族由盛到衰再到盛的经历。沿着他的足迹我觉得周围笼罩着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穿过冗杂穿过尘埃我用心轻轻地感受中华自古不变的风声鸟声。在梦中忽然化作一条河流或激越或舒缓但它始终奔流不息向着希望的大海……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