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友情面临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许多我们难以选择的选择,有时候的选择或许会伤害到你,但是不要怨恨,而要感谢别人,因为他为你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题记
第一次接触欧·亨利的作品我记得是一篇名叫《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文章,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其具有震撼力的结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这篇同样是出自欧·亨利之手的——《二十年后》,当我看到题目的时候,让我想了很多。二十年,可以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在这漫漫时间长河里,有多少事物会改变,有多少情感会变质,有多少志向会改变。或许二十年的景象已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了,或许会像李清照诗中所写的那样“物是人非事事休”,所有的一切都会改变吧,二十年前的一切都将化为尘土随风而去。
还未读全文,已让我感到一丝的悲凉。当我真正的读完整篇文章的时候,欧·亨利式的结尾再次给我带来了出乎预料的震撼和感动。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二十年前,吉米·维尔斯和他的好朋友鲍勃立下了一个二十年的约定,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在一家餐厅前见面。二十年后,鲍勃如约等在了早已拆毁了的餐厅前面,但是他的好朋友吉米·维尔斯却迟迟没有出现,但是鲍勃却遇到了一个巡逻的民警,两人攀谈了起来,鲍勃和民警讲述了他和吉米·维尔斯的约定,民警走后,吉米·维尔斯终于出现了,但是当鲍勃惊喜过后却发现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吉米·维尔斯,而是一个便衣民警。
原来一开始与鲍勃交谈的民警正是吉米·维尔斯,但是在交谈中,这位民警发现自己多年前的好友是正被通缉的通缉犯,他不忍心亲自抓自己的好朋友,便叫来了便衣民警……结局离所谓的圆满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它偏偏就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之情。二十年,它改变了很多东西,它改变了城市的建筑、环境;它改变了两人的相貌;它改变了原本正直的鲍勃……但是二十年的磨练,却没有改变两人的情谊,没有改变两人二十年前的约定。
文中,作者把吉米·维尔斯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有义、恪守法律、公私分明的形象,把鲍勃塑造成了一个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以至于沦落为通缉犯这样一个唯利是图的形象。或许他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但是我觉得在他身上至少还留存着对往昔的眷恋、对朋友的情谊和对承诺的信守。当时的环境我想是不允许一个通缉犯出来抛头露面的,即使是在晚上也不能在一个地方逗留太久,但是鲍勃却在餐厅门口苦守几小时,苦等的好朋友没有出现,他也没有一走了之。
而且撇去鲍勃是通缉犯的身份,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能将一个小小的约定牢记二十年并且没有用各种理由推脱,这几点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鲍勃。虽然文中没有写,但我想这样的鲍勃当得知是好朋友让别人将自己抓捕的,他不会恨吉米,而会感谢他,吉米帮他选择一条对的人生之路。而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吉米·维尔斯同样让人为之动容。同样的,吉米·维尔斯也没有忘记约定,将它牢记了二十年。
二十年后的准时赴约,却让这位民警发现当年自己的好朋友却变成了需要有自己抓捕的通缉犯,二十年会改变很多东西,但是没让吉米·维尔斯想到的是,这二十年竟将昔日的好友变成了一个完全与自己相对立的敌人,当时的吉米·维尔斯可想而知内心有多少的纠结,但是面对友情和正义的选择,他选择了后者,在他个鲍勃的字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民警来做这件事。从这可以看出来吉米·维尔斯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他不忍心亲自逮捕自己的好友,同时他也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公私分明的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为鲍勃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时间的长河里有多东西最终会受不了时间的考验,但是有些东西却历久弥新。
就像友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真正的友谊是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真正的好朋友会为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让我们感谢我们身边为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朋友们。就像文中的吉米为鲍勃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多年后的鲍勃或许不应该怨恨吉米,而是应该感谢吉米,感谢他为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