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圈!800字

2024-12-3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舒适圈”就是一个人最熟悉、待着最舒服的那个地方。诚然,在其中,我们会有极大的安全感。可是如果只待在“舒适圈"里,领域就可能无法拓宽,只能在可选范围、已知区域里选择有限的生活,个人的眼界与能力有可能被局限,得不到提升。因此,如果想要不断地进步,就要走出“舒适圈”。“舒适圈"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舒适圈”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伴随如今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过于依赖“舒适圈”中的生活不仅隐藏着危机,更重要的是自我麻痹,让其中一些人主动放弃了修炼,一旦遭遇风险,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正如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所说“时代抛弃你,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尼采说:“习惯会使我们的双手伶俐而头脑笨拙。”习惯会束缚我们的思维,钝化感知风险的能力。古人也早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三国时期有乐不思蜀的悲哀,近代有晚清故步自封的教训,如今有诺基亚的失败案例.....于个人,长期处在“舒适圈"容易停留在原地,难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于企业,局限于“舒适圈”,不但不会规避风险,反而会出现风险来临的不知所措;于国家,沉浸在“舒适圈”中,会造成与世界大环境的脱节,落后于发展的潮流之中。

  走出“舒适圈”,并不是为了盲目跳出“舒适圈”,正如演员秦吴所说“干嘛非要让赵本山老师去演陈道明的角色呢”。为了改变而改变,就失去了改变的意义。走出去,要基于对自身能力的清晰认识,要对即将步入的新环境进行准确的判断。《哪吒之魔童降生》的导演饺子就没有盲目转行。原本打算学医的他后来接触了动画制作。他将自己的作品与当时从业人员进行对照分析,得出肯定的答案后才选择了转行。同时,也不要陷入奋斗的怪圈,我们为生存而奋斗,也要学着去生活。

  《心流》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这样说过:“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警惕舒适的“吞噬”,提升自己的能力,用短期的不适换来长期的回报,不断地突破“舒适圈”,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当下,不如走出“舒适圈",带着对远方的遐思,打点行囊,勇敢地去追逐时代的浪潮。拥抱开阔人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