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题目,我想了很多,什么是道德?如何做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时不知从何落笔。
于是我翻开了《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道德是这样解释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起约束作用。道德的定义虽然找到了,但是我一时还是没有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我的大脑开始不停地搜索着我所认为是有道德的人。
我一下子想到了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几十年来,他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在攻关的前10年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在艰苦的条件下,他患上了习惯性肠胃炎,体重下降20多斤。同事们担心他的身体,但他却毫不在乎地说:“杂交稻能够培育成功,就是豁出性命,也心甘情愿”。袁隆平终于成功了,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应该是一位有大德的人,他用自己的消瘦换来稻种的饱满,用自己的黝黑换来稻米的洁白。作为从田野重重稻浪中走来的袁隆平,他是一代科学大师,也是一座精神富矿。他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与道德操守、事业追求与社会责任、祖国情节与世界胸怀完美结合的风范,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我的大脑继续搜索着,我又想到了感动中国中的人物谢延信,他是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1973年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婚后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7月,产下女儿仅40天的谢兰娥因病撒手人寰,临终前她一遍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望着痛不欲生的两位老人,想着爱妻临终时的嘱托,善良的延信"扑通"一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爹、娘,兰娥不在了,俺就是你们的亲儿子,你们有病俺伺候,百年以后俺送终!"这一跪,跪出了33年的真情与责任,跪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跪出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面对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岳父大便干结,他用手往外抠;岳父喜欢听豫剧,他省吃俭用买了一部收音机;岳父喜欢听武侠小说,他借书读给老人听。他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活动,老人心情不好骂他,他一笑了之,从不计较。岳母体弱多病,谢延信想方设法为老人买补品补养身体。老人头疼脑热的,他就守在病床前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内弟先天呆傻,经常外出后不知道回家,谢延信总是满大街找。有时内弟解大便弄得满身屎,谢延信就哄着他换洗衣服,从不厌烦。
谢延信不是钢,不是铁,他老了,他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他的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成为大孝的最有力的典范,
我的大脑还在搜索,我感到有些疲劳,我漫步来到了窗前,举目向外望去,此时正好有一位行人经过,他随手将路中央的一块砖头捡起放入了旁边的垃圾桶里,此时我的大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似乎有了答案。
我的大脑由疲劳转为了兴奋,搜索的速度越来越快,我想到了为玉树地震灾区服务的志愿者和募捐的好心人,想到了在公交车为别人让座的人,想到了将道旁摔倒的自行车扶起的人……。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不为人知,但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道德进行了最好的诠释,是道德建设最好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
我的大脑渐渐明晰了,道德其实随处可见,随处可做。做个有道德的人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气壮山河,道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只要我们有责任心,有爱心,能够处处为别人着想,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