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来~~~戗菜刀~~~”一声声苍老而颇有韵味的吆喝在我家门前响起。正好我们家的剪刀钝了,切肉刀也不甚锋利,爸爸便让我拿去磨一磨,顺便让我也见识了一下濒临失传的磨刀手艺。
磨刀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身穿一件夹克衫,已经洗得看不出颜色。破旧的布鞋是绿色的,鞋底已经脱胶了,头上还带着一顶灰蓝色的鸭舌帽。岁月的年轮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好像饱经风霜的老树树皮一般粗糙,苍老的嘴唇已经龟裂,不复年轻亮丽。他颧骨高耸,嶙峋的脸上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傲气和精神。深邃的眼睛却射出慈爱的光芒,黑褐色的眼珠柔和的看着我们。不知是不是经常磨刀的缘故,老人的手很大,骨节凸出,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上有好几个老茧,指甲上满是灰泥,有几道深深的刻痕。
磨刀老人扛着一张旧条凳,条凳前头用粗麻绳捆着三四块磨刀石和磨刀钻,还挂着一个小竹篮子,竹篮旁悬着一小铁桶水,一柄刷子斜倚在桶沿上。后面放着一个编织袋,旁边还有一件衣服。
接过递来的切肉刀,老人解开粗麻绳,从叠在一起的三块磨刀石中拿出一块最细的放在凳子前端,用小刷子沾了点水,接着便拿起刀,右手扶着刀柄,在磨刀石上来来回回的磨动,发出霍霍的声音。老人时不时用沾点水洒在磨刀石上,一会儿换个方向,一会儿擦擦铁屑。随着刀刃慢慢锋利起来,老人的头上也渗出点点汗珠。过了一会儿,刀面已经变得锃亮。老人又拿起钝剪刀,从麻布袋里摸出一根木棍样的东西抵着剪刀,换了一个粗一点的磨刀砖磨了起来。等磨亮了,老人拿起蛇皮袋里的小锤子,在两片剪刀连接的地方正反敲打了几下,剪刀就这样磨好了。老人拿起擦拭铁屑的破布,用剪刀试着剪了几下,剪出长长的一条。大功告成!老人将剪刀和切肉刀递给我,接过钱放在小铁盒子里,喝了几口水,坐在凳子上休息起来。
我们聊了起来,老人告诉我,他至今没有收到徒弟,就连自己的家人都不愿意学,都嫌磨刀不体面,赚钱又少,还很辛苦。
注视着老人的身影,我的心情很是沉重。早在宋代,就有诗人描写磨刀的情景。而现在,想学磨刀的人却越来越少,这样一门悠久的手艺就要失传了吗?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快速,一种浮躁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每个人都急匆匆的,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学习一种赚钱少的原始的手艺。吵闹的城市中,何时再能听到磨刀的吆喝声?而湮没在历史长流中的手艺,又何止磨刀一种?
老人扛起条凳,迎着夕阳,孤寂的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