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传统风俗——祭祖11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欢欢喜喜庆新春,热热闹闹过大年。家乡有句方言:三脚椅子也要拿回家过年。漂游在外的游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乡,融入在过年的喜悦中。在这团聚喜庆的日子里,亲人们又怎能忘记把已经过世的祖先“请”回家来团聚呢。因此,祭拜祖先成了大年里家乡特色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为了中午的祭祖,除夕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奶奶、婶婶、妈妈都钻进了厨房,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蒸鱼、炒虾、炸鸡腿……香味儿熏得女人们心里美滋滋的。爷爷、叔叔、爸爸也不闲着,带着我们小孩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彤彤的对联也贴上了,好让祖先们清心地回来一趟。

转眼就快中午了。厨房里,祭祖的供品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奶奶叫我们把供品端到楼上的大厅。哇,供品可丰富了,有酥汁排骨、螃蟹粉丝煲、红烧肉、三明治年糕、炸鸡腿、五粮液酒、虫草白鸭汤……看着这些供品,闻着香喷喷的味儿,真让我们垂涎三尺。不过,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祭祖前,我们可不能先动口吃这些供品的。

我们把供品摆放在一块大方桌上。大方桌的前面摆放着祖先的灵位和烛台、香炉。香炉的前方,可看到大厅的正墙上挂着祖先的遗像,供品上齐了,爸爸在方桌前排了十个酒杯,倒上酒,又列了十双筷子。然后,挑出芋头、年糕、面包和鱼四道菜摆在最面前。我看着好奇,窃声问爸爸,爸爸笑着说:“这是希望祖宗保佑我们全家多子多孙,年年高,年年发,年年有余。”原来还有这深一层的含义,难怪每年都会把它们摆到最前面。

开始祭祖了,奶奶年长,由她主持祭拜祖先。奶奶先点好香烛,便庄重地站在大厅中央,双手捧着一大叠金纸,金面朝着祖先灵位恭恭敬敬地鞠了四个躬;之后,口里念念有词地小声说着什么。奶奶请祖先们回来吃饭,全家人都要在一旁静静地守着。我张大耳朵细细听着,原来,奶奶祈求祖先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让大人们事业有成,小孩们好好读书。奶奶祈祷完毕后,留一段时间让祖先们慢慢品尝。过了十几分钟,奶奶把金纸都递给了我们,让大伙儿一起把这金纸全都烧给祖先们带上。全家人围在一起,把火烧得旺旺的。看着高高的火苗,满天飞舞的金灰,我想祖先们是该收到我们这些子孙们给他带去的金钱了吧。最后,全家大小都轮着恭敬地给祖先们鞠了四个躬,在“噼噼啪啪”的热烈鞭炮声中,恭送走了祖先。

“送走”了祖先,我们可以开饭了。此时,我们吃着大鱼大肉,我的内心却波澜万千。作为子孙,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回报自己的祖先吗?不!这只是对祖先怀念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肉体不在了,他们的灵魂还在——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勤俭的精神建立了这个家,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祭拜!在怀念的同时,我们要懂得感恩,还要懂得把祖先们勤劳节俭的精神一代传一代,把祖先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加辉煌美好。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