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10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个人从小爱上什么,是很难摆脱和忘掉的,因为那是一种缘份。几十年来我和书难舍难分,大概正是这个原因。纵观前半生的经历,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读书,教书,卖书,写书。  
 
  小时常听老师讲读书人的故事,讲司马光,讲苏秦,讲李白,讲得人心里痒痒的。于是就做读书梦,梦见黄金屋,梦见颜如玉。那时把书看得很神圣,把写书人看成布道者。为早日圆这个梦,没明没夜地读,读孔子,读黑格尔,读叔本华。忽然运动来了,读书无用,读书反动,读书人一个个倒了霉。正应了一位哲人说的:读书误人。于是自己也不再读书。  
 
  运动过去了,我当了教师。因为要教书,忽然又想起读书,于是就重做起读书梦来,幻想有一日能成为一个学者。几年以后,改革大潮汹涌而来,生存成了头号问题。读书又一次失去光彩,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后来从报上看到一些读书人,知名度很高,生活却极清苦,以致到了没钱治病的地步。这消息不由得使人生出一丝悲哀来,读书确实无用。连自己都救不了又何能去济世。李白诗名很高,皇上请到宫里去也无非是给他的妃子解解闷。曹雪芹堪称大家,可死后连烧纸的钱都没有,而我辈又能怎样呢?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我就一直低着头,奔波在人群里,奔波在闹市里,奔波在各种欲望里。什么都不想,过去、未来,统统压在记忆的深处,只有今天最重要。“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留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为了生存,我在县城开了个书店,卖起书来。卖了几年书,却几乎没有读书。那时确实无心读。不但不读,连自己早年积存的几千册珍贵图书也拿出来换钱。俗语言:书生穷死不卖书。可自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如今想起来十分惭愧。  
 
  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去。有一天晚上,凭窗远眺,月明星稀,潺潺的溪水,朦胧的远山,不知触动了我那一根神经。那已经淡忘了,已经沉没了,已经泯灭了的书情忽然又回来了,使我顿觉人生虚度。那一刻儿有点热血沸腾,想一夜之间就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读完。谁知这个想法只是昙花一现,第二天醒来就把一切都忘了,又义无反顾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让人心灵动荡不安,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样的反复后来又经历了几次,直到今天才明白,我的命中大概是离不开书的。这不,现在不但读书,甚至还狂妄地写起书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悔当初没有珍惜和书的缘份,所以总写不出好书来。  
 
  读书,既不挣钱,又不讨好,但于我总是摆不脱放不下。在书里,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受任何人摆布。我在书里找到了自我。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古今中外许多读书人甘愿终生穷困也不放弃读书,原因就在于书里有另一种生活。书里有一个真正的自己。而人类的悲哀就在于找不到自己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