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言蜂语”与“真言箴语”(教师手记之215)1000字
2024-11-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今年五一节的旅游人数又创历史新高,真是年年创年年高,可见国民对旅游的热衷程度正与日俱增,社会经济正蓬勃发展,人们更喜欢休闲的生活方式,更渴望走出自己生活的空间,去感受大千世界的新奇美妙。尽管全国各地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如火如荼遍地开花,却仍满足不了人们快速增长的旅游热望。特别是三个黄金周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了旅游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处处人潮涌动,时时人流如织。像五一的杭州简直就是“人的天堂”,行人至西湖,可用“蜗行”来比。国内其它的风景名胜全都人满为患,不仅旅馆爆满,大街小巷也不能幸免,景区更是只见人来不见景,而且由于自驾车的增多,堵车成了节日的一道风景。
这种势头无疑是好的,但这种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真不愧为大国,要么不动,一动就地动山摇,山河为之变色,大地为之震颤,行路难,看景难,立刻就摆在人们面前。不仅如此,各地报道得较多的还有文明问题。
风景因人而美丽,但也因人而丑陋。随地乱丢乱扔,做到“路不拾遗”,行人过处,“满地黄花”,垃圾充斥着各个角落,侵入人的种种感官。不论是展示会、博览会,还是现场会、表演会,人流拥挤后,全是“垃圾开会”。我听说在日本亚运会开幕式后全场没有一张纸屑,让人感叹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而我们国民旅游过处尽是污染,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可怕的民族,可怕在文明素质的低下。
看了一则新闻,说有韩国朋友在杭州旅游时帮助捡拾垃圾,让中国人汗颜。他们是看不下去才这样做的,但我们那么多人却熟视无睹,还不断地制造出来。不由让人想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很快向人家看齐,但文明习惯的养成却学不来。有人说中国要想改掉随地吐痰的陋习没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是做不到的,或许用环境塑造人,让所有地方都铺上红地毯,都用上大理石,像高级宾馆般华丽,人的行为就能检点了,但不知要准备多少痰盂在地上呢。人没有将它吐在纸巾上带走的习惯。
文明不是一个表面词,而是一个内涵词。你看着一个人走路端庄,打扮时尚得体,可以觉得文明,但不能断定文明,文明是外修内养的综合体,当你听到脏话从那样的人口中出来的时候,就再也感觉不到文明了。或许不丢不扔不吐看上去文明了,但更重要的是主动的文明,用“不”字来约束自己始终是被动的。文明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主体的一种意识。不是给别人看,而是为自己做。之所以自称文明之人的有钱人所过之处全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是人前与人后两种做法的体现,当只有自然在他身边的时候,往往没有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了。
我们谈荣辱观,说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原本都是小孩子就应该知道的礼仪,只是可能人越大脸皮越厚,到后来竟然就不知道自己做得对错与否了,甚至人为地颠倒过来了。人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不知道何为荣,何为辱吗?我想人是应该明白的,只是看重与否罢了,当荣辱的份量不及自己的方便来得重要,当荣辱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当荣辱没有明确的标准时,人会自然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顾及其它。如果像新加坡一样,随地乱丢最高可罚2000元的话,可能会更主动地在表面上去做好这些事。当然,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习惯,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社会大了,什么人都有,人多了,什么事都有。要想让这么一个大国举国文明实在不易,读书知礼仪廉耻当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只可惜“一切向钱看”、“有钱就有一切”的思想占据了很多人的心扉,国民读书量总体还是太少太少。但愿人们富了以后,不忘多学文明。
(时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