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笔的时候1100字

2024-05-3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当提起笔的时候,手中的笔却在食指于中指之间旋转,把玩。笔尖跳跃着,不小心划破了一张张作文纸。

有的时候,在心里的创作欲望流成血液在血管中氤氲着突突跳动,当想些某个题材想到兴奋,提起笔来,惊觉无从下笔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我们读遍了经典名篇,读完了青春读物。远久的依旧远久着,未经历过的事情,何以感觉得到它所受历史沉淀的分量。接近的依旧接近着,那些出名的获奖的冠上“XX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冠的文章,那些被许多人在空间狂转称之为经典的句子,读起来都那么接近的,环绕着我们的生活,只是有人能将那抽象的莫名物体转化为很舒服的文字,于是那些人就成为了经典。

毕竟,应试作文与创作是不同的。按照我的观点,创作是需要真的新。可以为所欲为地写想写的东西,写到即便没有人赏识也能自得其乐。可应试作文不行,你的目的不是把自己写乐了,而是要把评卷老师写乐了,满意了,才能得分。纵使在你眼中风情万种,但分还是会确确实实扣了。所以养成了一种瞻前顾后的习惯。应该说,这是一种毛病。真正的创作一旦一直为它安排好固定的套路,设定好计划中的框架,手中的笔就彻底被关进了监狱,像老太婆一样从前到后都早已安排好,还有什么意思?我希望可以真的让文字从笔下流出,信手拈来,让每一个文字都有一种张弛有度,在辽阔的思维的境遇驰骋。但是,应试考试偏偏一定要存在。

因为它的存在,我会构思 构思而不下笔,当提起笔的时候又款款放下。我会担心情节是否合乎情理,人物刻画是否让人感觉真实,过渡是否自然。但一旦这样想,就很容易不自然。它不让你的文字流出,而是小心地一个一个蹦出笔尖,生硬地催泪亦或是令人感动。但那些东西中很少能让我再有一种同感,一种听完看完后激情澎湃血管膨胀的感觉。所以我想写的是不受拘束的文字,这才是创作。如果有一天当你提起笔来,随意调侃都惊觉无话可说,这才是文学界的悲哀。

偏偏我的应试作文很多次扣分很多,我感觉我盲目地转了几个圈,蒙着眼睛把鼻子贴在了耳朵上。对于题目认识不够,嗯,就算是 认识不够罢。难得一文章写完大舒一口气,高兴地告诉自己这次作文一定会分很高。但我明明认为是很有创作性的几个句子全被认定为【病句】,看着一分一分被扣去,嘴角整体抽搐起来。是,从鲁迅到郭敬明,从朱自清到韩寒,他们成名后创作的东西不论怎样都能带动一个时代,但我的创作叫做【病句】,多像一面透明得很多人都曾撞上去的窗户。我不知道是绕过还是打破。如何让自己带动一个时代呢?先出名罢?如何出名呢?是否还是要走墨守成规的道路,不可知,不可知。或者说,成不成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创作是给自己看的。

纵然当又提起笔的时候,不知是因为无从下笔而刻意,还是因为刻意而无从下笔...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