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物欲的智慧1000字

2024-06-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高度富裕,另一方面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那么,我们淡泊物欲,明确志向,致力于对人生最高理想的追求,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人本来不需要很多东西。逆境之中,人只有淡泊物欲,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为世俗所累,勇于追寻理想。

陶渊明也曾涉足仕途,但面对世俗社会孜孜以求的权势、名誉、物质,他毅然选择远离官场,甘于平凡,过宁静清贫的生活。若没有淡泊物欲的思想境界,他怎能拥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风骨?怎能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又怎能在逆境之中仍然坚定自己的志向?非宁静不以致远,非淡泊不以明志。唯有淡泊物欲,方能在逆境之中坚守自我、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

人本不需要很多东西。取得成就时,人只有淡泊物欲,才能继续追求人生的更高目标,不为名利所累,永远向前。

湛蓝夜空,繁星闪烁,居里夫人蜗居在简陋的实验室,用毕生的心血提炼出一克镭,然而她坚信这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不需要任何报酬,科学界为之震惊时,她已经回到自己的小屋,继续潜心研究;“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季羡林老先生无论地位高低,收入高低,生活始终保持简朴,他果断摘去世人给予他“国学大师,国宝”等桂冠:风吹翻了水稻的情节,阳光与镰刀碰撞出耀眼的火光,袁隆平洗却浮华,淡看名利,扎根田畴,毕生追逐着“解决全世界人民吃粮食的问题”的梦想,在田间播撒智慧,收获着精神上的富足……

在获得成就的同时,无数科学家仍能淡泊物欲,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了更高的目标和理想继续向前,一如既往地奋斗。因此,人淡泊物欲,才不会因眼前取得的小成绩而沾沾自喜,才能永不停止地追求真理的步伐。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又有几人能够坚守心灵的那片晴空?在金钱的驱动下,又有多少人勾心斗角,落井下石?在强权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超然物外?物质的诱惑,人世的纷扰,又有多少人能够至始至终保持对人生最高理想的追求?从容呢?淡泊呢?坚守呢?

淡泊物欲是一种智慧。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唯有淡泊,才能让人平静对得失,冷眼看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失落,不献媚于权势,不屈从与金钱,坚守自我,执著信念,致力于对人生最高理想的追求。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穿越千年时空,老子在《道德经》的话语依然如黄钟大吕如暮鼓晨钟如清风竹韵叩击着我们疲惫的心灵。

由此观之,不需要什么东西,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