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小记者9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欣赏敬一丹,崇拜白岩松。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传播梦想,扬善抨恶,是我从小的追求。

今天,终于盼来了这个机会。黄老师带领我们参加实践活动——到“光荣院”去参观慰问,并采访光荣院的老人们。同学们紧张兴奋到了极点,一路歌声相伴,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把自己带来的一些小礼物送给了老人们。接着,老师宣布采访开始。

光荣院坐落在长汀县西门,紧邻杨成武将军铜像,青山环绕,鸟语花香,舒适宜人。嘿,该采访谁呢?我左右张望,“目标”出现了。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一头白发,筋脉突起的手托着那布满斑点的饱经风霜的脸,笑呵呵地看着我们。我决定采访这个让我感觉特有沧桑感又特亲切的老人。

酝酿了一番情绪后,我来到老爷爷跟前,真怪,我的心忽然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舌头直打结,拟好的采访稿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怎么回事?我急了,来时的雄心壮志都蔫了。这时,老师走过来,看到我窘迫的样子,拍拍我的肩说:“别急,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的!”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鼓起勇气尝试这不一般的体验。

“老爷爷,您好!”

“你好,小同学!有事吗?”老爷爷和蔼地说。

“请问,我能和您说说话吗?”

“当然可以,很久都没和小孩说说话了。”

“话匣子”终于打开了,真不敢相信,连上课都没举几次手的我居然越问越顺,也不再紧张了。

“老爷爷,您多大岁数了?”

“83岁了。”

“那您对这里的生活满意吗?”

“很满意!政府对我们的吃穿都照顾得很周全,瞧,新的电视机、洗衣机,多好呀!”

老人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这里环境幽雅,设备齐全。真要感谢国家给予我们老人这么多关怀,让我们这些孤寡老人能有安身之所……”

采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闲聊中我知道了老人没有子女,虽然光荣院有许多的老人们在一起生活,但他们心中的孤独是无法弥补的。在采访结束时,老人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噙着泪,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孩子,你们能常来玩一玩,和我说说话吗?”

是呀!虽然国家给予老人们许多的关怀,让他们衣食无忧,但是,他们同样需要温情的问候,贴心的关怀,需要朝气蓬勃的孩子们陪伴左右,倾听他们的唠叨。

我的第一次采访在我与老爷爷的依依惜别中圆满结束了。回来的路上,似乎《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不断在我耳边回响。我想,今后我的生活里就多了一个家……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